建模的作用:自我缩小扯淡空间
建模是一种自我约束机制 , 即缩小扯淡空间 。扯淡空间 , 即因未建模而致使一个理论形散神也散的程度 。 只要不建模 , 任何理论都将流于扯淡 , 无论文理 。 建模的道理千条万序 , 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先给出基本术语的数学定义 。 一旦从数学上定义了基本术语 , 接下来就没法扯淡或没法过度扯淡了 。 例如 , 你想发帖论自由 , 那就需先从数学角度定义什么是自由 , 比方约定就某一事项所能享有和承担的权力-义务比即自由:F=r/d式中 , F为自由 , r为权利 , d为义务 。 上式表征 , 在线性情形下 , 自由与权利成正比 , 与义务成反比 。 只要给出上述约定 , 任何心智正常者都无法让自己的讨论脱离形式逻辑的规则约束 , 从而有效避免争议的发生 。传统研究方法所产生的人文理论之所以争议不迭 , 就在于它们因拒绝建模而致使扯淡空间过大 , 从而导致无休无止的互怼 。 您看见有几位大咖吐槽李楼人文主题建模帖的?凤毛麟角 , 除非他们不懂数学而又逞强好胜 。
推荐阅读
- 艺人晒“网红照”,释放了自我却“放飞”了安全
- 从观察者效应看超凡现象的作用原理
- 国安法|百日安澜 长治可期——香港国安法实施百日“护航”作用明显
- 纳米氧化镁在锂电池中的作用
- 走出人情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 人生需要自我陶醉
- 面膜基本作用是不花多少成本就把卖家养得肥肥的
- 川普出院危机没结束 恐出现性格大变严重副作用
- 从2020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谈病毒和人类的相互作用
- 从2029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谈病毒和人类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