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晓生侃中国史|所需巨额盘缠怎么解决?福利好到令人羡慕,古代穷书生进京赶考
科举考试的出现打破了贵族对官位的垄断和世袭 , 使得“朝为田舍郎 , 暮登天子堂”成了古代读书人的人生理想 。 科举制是农耕文明所有文官选拔制度中最具公平性的制度 , 欧洲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也曾高度赞扬过科举制度 。 古代的读书人如果想通过科举制进入仕途 , 就要通过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 用一个不恰当但很形象的比喻来说 , 就好像是现代的小升初考试、中考、高考和公务员考试 。
文章图片
其中童试分为县试、府试、院试三阶段 , 分别相当于在今天的县、市和省里参加考试 , 总的来说离家不算太远 。 通过了院试的读书人就成为了秀才 , 一只脚踏入了士大夫阶层 , 也获得了许多特权 , 比如:免除徭役、见县官不跪、不可随便施刑等 。 通过了童试的秀才就有资格参加更高级的乡试了 , 考试地点在各地方上的州、府之中 。 因为乡试一般在八月举行 , 所以也称“秋闱” 。 秋闱的主考官 , 就已经是由皇帝钦派的了 。 通过了乡试的读书人就成了举人 , 初步具备了选官的资格 , 同时也有资格参加次年在帝都举行的会试 。
文章图片
古代交通不发达 , 并且许多封建王朝大多幅员辽阔 , 全国各地的考生都前往帝都参加考试 , 一路上必定要耗费许多时日 。 这段时间内的衣食住行都要花费不少盘缠 , 出身寒门的“田舍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以离我们较近的明清两代为例 , 帝都位于北京 , 河北等周边地区的考生还相对较近 , 湖北、甘肃甚至广东、海南的考生 , 那可真的是隔了“十万八千里”了 。 毫无疑问 , 离北京越远的考生 , 在路上花费的时间就越多 , 所需要的盘缠也就更多 。
文章图片
封建王朝的社会阶级的划分很明确:士、农、工、商 , 朝廷非常重视对士的保护 。 举人是还没有官职的士 , 所以他们也可以享受到许多来自朝廷的福利 。 对于他们的盘缠问题 , 朝廷基本上是“报销”的 。 比如清廷 , 会根据各省到北京的距离不同 , 对举人们发放不同数额的路费 。 直隶也就是如今的河北 , 算是离北京最近的省了 , 每位举人可以拿到大约4两白银 。 再远一点的比如安徽省 , 举人可以拿到20两 , 而更远的海南则可以达到30两!
文章图片
除了真金白银 , 清廷还为举人们提供了另一个很实在的福利:专车送达 。 近代史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事件——公车上书 , 这里的“公车”不是如今意义上的公交车 , 而是朝廷分派给每一位举人的专用马车 。 只要是中了举人 , 学子就可以在当地官府申请公车 。 为了区别于其他的马车 , 公车会插上一面写着“礼部会试”的小黄旗 。 一旦有了这面小黄旗 , 别说城门关卡不敢拦 , 就是土匪见了也不敢抢 。 抢了公车、伤了举人 , 当地的县太爷必然要来处理 , 否则自己也要受牵连 。 所以有点眼力见的土匪 , 基本上不愿意抢公车 。
文章图片
公车有着“运钞车”的安全性 , 也自然会发挥“运钞车”的作用 。 一些地方上的商贾 , 非常愿意支付给举人一笔报酬 , 委托其为自己携带一些限制甚至禁止流通的货物前往北京 。 换言之 , 古代的某些举人 , 可以利用特殊的身份 , 将自己进京赶考的行程变现 。 毕竟一旦考不上 , 手里头多一点银子也是好的 。 除了可以赚外快 , 读书人还可能因为自己的举人身份 , 吸引来一些地方豪绅的青睐 。 商贾虽然富有 , 但在官方的认可中 , 也只排第四等级 。 如果能够将女儿嫁给举人 , 自己的子孙飞黄腾达也不是不可能 。
推荐阅读
- 科技快报网|谈古论今趣说中国史,华为阅读·DIGIX读书会对话张宏杰
- 于谦|中国史上最著名的六大女将,其中一人号称战神,征战多年从无败绩
- 信爷谈历史|除武则天外,其他3位却少有人知,中国史上其实有4位女皇帝
- 百晓生侃中国史|定会出一奇才!句句应验,刘伯温临死前留下遗言:刘家五代之后
- 赵云|中国史上五大名枪:赵云屈居第二,榜首毫无争议!
- 百晓生侃中国史资讯号|养一个八旗子弟要花多少银子?算完账才知道:大清活该灭亡
- 阿巡谈历史|2000年来仅3人用过,普通人从不敢尝试,中国史上最尊贵的一个字
- 王公子伟力|实力远超吕布项羽,还直接改写两朝历史,中国史上“第一猛将”
- 天空说历史|和珅在他面前不值一提,名字听起来耳熟,他才是中国史上第一巨贪
- |中国史上“最恐怖”的封号,2千年来封谁谁死,四大名将无一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