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国家草原自然公园的神秘面纱:为何建?怎么建?

  “天苍苍 , 野茫茫 , 风吹草低见牛羊 。 ”从青藏高原往北 , 沿祁连山、贺兰山、阴山至大兴安岭 , 辽阔壮美的草原是天然的绿色屏障 , 为我们阻挡祖国边疆的万里风沙 。 那无边无际的绿色 , 随着古老的诗词吟唱 , 始终在人们心头萦绕 。

  国家林草局日前公布了敕勒川等39处首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名单 , 标志着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建设正式开启 。 这种新型的草原保护利用模式一经推出 , 即受到各方面关注 。

  为何要建设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当草原功能从生产为主转向生态为主 , 如何保障农牧民和地方发展利益?未来将怎样建设国家草原自然公园?新华社采访人员进行了深入调研 。

  保护草原 , 是建设国家草原自然公园的首要任务

  国家林草局草原管理司司长唐芳林介绍说 , 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 , 被誉为地球的“皮肤” , 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 , 与森林共同构成了我国生态安全屏障的主体 。 草原还是重要的生产资料 , 是广大农牧民生活的家园、草原文化的重要载体 。

  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黑龙江等大江大河的源头都在草原 , 黄河水量的80%、长江水量的30%来源于草原 。 我国草原上分布着1.5万余种野生植物 , 包括200余种我国特有的饲用植物 , 6000多种药用植物 , 如冬虫夏草、雪莲等 。 草原上还生活着2000多种野生动物 , 有野骆驼、野牦牛、藏羚羊等 。

  长期以来 , 由于对草原管理重视生产功能高于生态功能 , 开发利用过度 , 加上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 , 部分草原出现退化、沙化、盐碱化现象 。 如何处理好草原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 近年来 , 国家加大了草原保护力度 , 实行了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的财政奖补政策 , 草原生态明显好转 , 但整体依然脆弱 。

  “坚持生态保护第一 , 是建设国家草原自然公园的基本原则 。 ”唐芳林说 , 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设立后 , 将加大保护修复力度 , 在维护草原健康的前提下 , 适度开展可持续的利用活动 , 杜绝区域内乱捕滥猎、乱采滥挖、乱征滥占等破坏草原行为 。

  草原功能从生产转向生态 , 靠什么调动农牧民与地方积极性?

  调研了解到 , 对创建国家草原自然公园 , 一些地方存在不少顾虑 , 包括是否允许放牧 , 对生态旅游、草业及其他生态产品的相关限定 。 这直接影响到地方建设国家草原自然公园的积极性 。

  草原自然公园是指具有较为典型的草原生态系统特征、有较高的生态保护和合理利用示范价值 , 以生态保护和草原科学利用示范为主要目的 , 兼具生态旅游、科研监测、宣教展示功能的特定区域 。

  “也就是说 , 在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前提下 , 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建设将探索可持续草原管理和资源利用方式 。 ”国家林草局草原管理司开发利用监管处处长韩丰泽解释说 , 公园内允许依法开展草畜平衡基础上的适度放牧、生态旅游、草原民族民俗文化体验等活动 , 以及建设必要的保护、修复、科研、游览、休憩和旅游接待服务设施 。

  在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教授董世魁看来 , 建设国家草原自然公园 , 并不会给当地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 国家草原自然公园的设立除了对草原面积有要求外 , 也提出土地使用权属无争议、与其他自然保护地不重叠、相关权利人有意愿等要求 , 尽可能“充分尊重原住农牧民及相关利益主体合法权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