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之意|从他的用兵艺术和治军思想就可以看出来,朱元璋杰出的军事才能( 三 )


北伐时,朱元璋特地加上不可破坏农具,不可杀耕牛等条 。 违反军纪的,无论是亲信的将帅还是无名士卒,都要受到惩罚 。 至正十五年五月,朱元璋率兵攻下太平府 。 大军一进城,朱元璋就叫李善长把事先写好的“不许虏掠”的禁约四处张贴,还派一班执法队沿街巡察 , 同时,朱元璋又勒令当地大财主献出些金银财帛,分赏给将士 。 这样,既赢得了民心,又安定了军心 。 数万大军入城,百姓安居乐业 。
由于朱元璋注意纪律约束,因此,在元末群雄蜂起之时,朱元璋的军队是受群众拥护的 。 这是他能战胜群雄的一个重要原因 。
路之意|从他的用兵艺术和治军思想就可以看出来,朱元璋杰出的军事才能
文章图片
2.选贤任能
朱元璋认为,
“命将出师,必在得人” 。
用人不当,特别是用将不当,军队就不能打胜仗 。 因而他
“用英雄,有如饥渴”
每攻占一地,他就要“洽时务,访治道”,求贤良,攻克婺州以后,朱元璋闻知浙东名士刘基、宋濂、章溢、叶琛有贤才,便遣使请他们来辅政 。 刘基等人来后,朱元璋待若上宾,命有司新建座“礼贤馆”,让他们四人居住,并把懂天文、兵法的刘基
“留帷幄,预机密谋议”,
作他的参谋长,与他一起研究战略决策 。 宋濂、章溢、叶琛等人也量才委任 。
朱元璋选拔将才的标准,主要有三条:
(1)“以德为本,文艺次之” 。
首先看政治思想如何,其次才看文章和武艺 。 政治思想,主要是对以朱元璋为代表的明王朝统治集团是否忠诚;
(2)“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
在考察才能时,重点考察有无谋略,武艺也要考察,但不是主要的 。 有勇无谋者不堪大用,武艺不精但善于计谋的人可赋予兵权,既善于计谋又精于武艺者则可委以重任 。
(3)“务求实才”,“不尚虚文”
不看门第高下,不分出身贵贱,不论学文习武的时间长短,只看有无真才实学 。 有真才实学的,虽出身寒微,长于“草莽”,未进过学堂,也量才录用 。 朱元璋自己就是出身社会下层又未进过学堂的人,他的军事、政治才能完全是在战争实践中锻炼出来的 。 因此他选拔将校,特别强调“俱求实效”,看实际能力,“不尚虚文 。
强调选贤任能,可是事情往往不能如愿以偿,有的举者不贤,有的用非得人,出现朱元璋所说的“
朕以实心求贤,而天下以虚文应之 , 甚非所以称朕意也”
的情况 。 为改变这种状况朱元璋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三月定文武科取士之法时,特明确规定:
“得贤者赏,滥举及蔽贤者罚”
由于朱元璋重视选贤任能,因此在他的军队中,聚集了一大批文臣武将 。 既有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谋略家,如刘基、冯国用;又有博学多闻,善于攻心战的政治家,如宋濂、李善长;既有智勇兼备、用兵持重的帅才,如徐达、李文忠,也有勇武绝伦,能征善战的良将,如常玉春、冯国胜、傅友德、汤和、蓝玉、沐英,可谓人才济济 。 在使用时,朱元璋坚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老少参用”,使人人能尽展其才 。
朱元璋在执政的后期,过分地运用监察组织,制造了许多血案,弄到“贤否不分,善恶不辨”的地步,致使许多功勋卓著的大将和谋士,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掉 。 这充分暴露了古代帝王选贤任能和历史的局限性 。
路之意|从他的用兵艺术和治军思想就可以看出来,朱元璋杰出的军事才能
文章图片
朱元璋的军事才能是学习和实践的结果
朱元璋杰出的军事才能,是他在长期的战争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同时也是他从军后注意学习的结果 。 朱元璋年轻时没有机会上学 。 后作游方和尚,到处乞讨,明白了许多人情世故,但文化知识上的长进却不大 。 朱元璋从军后地位越来越高,权力越来越大,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在儒生们的影响下,开始努力学习文化 。 无论军务多么繁忙,他都要挤出时间看书,或者和刘基、宋濂等讨论经史,讲习兵法,或者和儒生们列坐赋诗 。
朱元璋对历史特别爱好 。 《汉书》、《宋史》是他常读的书 。 其目的也是要吸取古人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作为自己军事、行政的指南 。 经过十多年的发奋学习,到中年以后就不仅知道一些儒家经义,而且通晓前代战史、兵法,还能写通俗的文章、作诗,欣赏批评文学作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