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的角落|从8.9跌到6.0,它远比《隐秘的角落》更惊喜( 四 )


变化大呀
台词的第一印象是不拖泥带水 。
每个人物直接给理由 , 没有连词过度 , 轻快简洁 。
另外 , 两个人物话语的着眼点也不同:
老谢聊的是情分 , 山峰讲的是功能 。
同时 , 也为之后的情节——老谢将山峰作为最后一个目标——埋下伏笔:
老谢这么问的前提 , 是把山峰假想成亲弟弟 。
“外地人”是为了确认山峰是移民;“变化大”则代表失散多年的弟弟变化大 。
悬疑剧除了环环相扣的情节 , 直指人性的宏观主题也是一大看点 。
但《非常目击》每个大主旨 , 都蕴藏着明暗、显隐两条线 。
首先 , 是对看客的讽刺与对上层不信任 。
全剧像是继承了鲁迅的衣钵 , 将看客心态刻画得入木三分 。
秦菲死了 , 当地居民围在林子里看热闹 。
山峰初到县城 , 房东大叔小市民心态显露无疑:
因命案而胆怯 , 又因死的是女人而窃喜 。
此类重男轻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活动 , 片中比比皆是 。
可细细琢磨 , 百姓的麻木 , 对应的是上层权威的消解 。
百姓为什么乱?对判案者的不信任 。
小禾的父亲曾调查小白鸽案 , 之后不了了之 。
坐上轮椅的他被带着嘲讽的牌子 , 极尽羞辱 。
老白这么做 , 完全是为了给女儿小白鸽讨个说法 。
自制土枪 , 自己调查 , 都表明:
当夜空的明月不再耀眼 , 只有手中的烛火能照亮远方的渺茫 。
世道不平刁民出 。 此类主旨能在当下影视剧中出现 , 也算大胆 。
除了官民之间的冲突 , 还有一个关于哲学命题的探讨——
悲观主义表象下的乐观态度
《隐秘的角落》中 , 讲的是两个笛卡尔与心形线 。
到了《非常目击》 , 则把焦点放到悲观主义哲学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上 。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 , 在书中聊了很多形而上的东西 。
关于人生 , 他概括为:人生不是痛苦 , 就是无聊 。
所谓快乐 , 都是苦痛底色之上的装饰物 。 正所谓“趣果有间 , 孤独无解” 。
《非常目击》里的每个人 , 都在无边苦海中挣扎 。
面对苦痛 , 有直面困苦的人 , 也有坐以待毙的人 。
山峰来巫江县之前 , 是个逃避者 。
童年时期 , 小山峰暗恋小白鸽 , 结果被诬陷 , 无力反抗 , 只得离开 。
当上警察后 , 还得暗自等待7年 , 才能直面昔日伤痛 。
江流看上去是个被生活磨平棱角的人 。
事实上 , 他一直以灰色的手段守护着正义 , 正因如此 , 老婆吵着闹离婚 。
无论是不动如山 , 还是随波逐流 , 都免不了生活的折磨 。
有的人选择面对 , 但还是被命运捉弄 。
深受原生家庭困扰的小禾 , 长大后好不容易遇见一个懂自己的人 , 结果爱人卷入凶案……
再看周氏兄弟 。 本来哥哥想好好赚钱送弟弟出国留学 , 结果二人撞见小白鸽的尸体……
老白为女儿伸冤不得反被嘲 , 老警察为正义献身反被辱 。
每个人都活在痛苦中 , 无论逃避还是面对 , 底色仍旧凄凉 。
可痛苦也不是持续不断的 , 这就引出第二处对权威的消解——
关于悲观主义的质疑 。
家人的遗弃 , 寄养家庭的无爱 , 让老谢沉浸在自己幻想出的家人中 。
他从社会上挑选出与亲人相对应的陌生人 , 想通过杀死他们完成灵魂上的团聚 。
悲观主义的态度 , 产生的竟是一种丧心病狂的行为 。
但在老谢作案时 , 因受到刺激 , 从而产生过不杀的念头 。
在某一时刻 , 他想过释怀 。
可养女甜甜的飞扬跋扈 , 让女婿将其误杀 。
再度的刺激 , 使老谢嗜血的一面显露出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