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世俗的张爱玲 | 王安忆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世俗的张爱玲 | 王安忆
今天是作家张爱玲逝世25周年 。 张爱玲在她的写作中展示了独特的才华 , 写下了《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小团圆》等作品 。 张爱玲先后在上海、香港和美国等地生活 , 1995年9月1日逝世于洛杉矶 。
本文选自《男人和女人 , 女人和城市:王安忆散文》 。
散文 世俗的张爱玲
作者 王安忆
张爱玲|世俗的张爱玲 | 王安忆
本文插图

对于我们这些与张爱玲交臂而过的人 , 就只能从她留下的文章去认识她 。 在散文里 , 她显得清晰和直接一些 , 小说则要隐晦与曲折一些 。 而说到底 , 认识张爱玲 , 是为了认识她的小说 , 因为于我们来说 , 唯有小说 , 才是张爱玲的意义 。 所以 , 认识的结果就是 , 将张爱玲从小说中攫出来 , 然后再还给小说 。
先看张爱玲的散文 。 我在其中看见的 , 是一个世俗的张爱玲 。 她对日常生活 , 并且是现时日常生活的细节 , 怀着一股热切的喜好 。 在《公寓生活记趣》里 , 她说:“我喜欢听市声 。 ”城市中 , 挤挨着的人和事 , 她都非常留意 。 开电梯的工人 , 在后天井生个小风炉烧东西吃;听壁脚的仆人 , 将人家电话里的对话译成西文传给小东家听;谁家煨牛肉汤的气味 。 这样热腾腾的人气 , 是她喜欢的 。
在另一篇散文《道路以目》里 , 她写的街景 , 也是人间冷暖的:煮南瓜的气味与那种明亮的桔红 , 给她“暖老温贫”的感情;寒天早晨 , 有人在人行道上生小火炉 , 呛人得很 , 可是 , “我喜欢在那个烟里走过”;一个绿衣邮差骑车载了他的老母亲 , 使她感动;有人在自行车轮上装着一盏小红灯———在我们的时代 , 已经看不见了 。 小时候 , 有人在车轮上系彩色的绒线 , 大约是一样的意思———她认真地观赏着 , 赞道:“流丽之极 。 ”
在《谈画》中 , 她看塞尚的《抱着基督尸身的圣母像》 , 大感惊讶的是 , “圣母是最普通的妇人 , 清贫 , 论件计值地做点缝纫工作 , 灰了心 , 灰了头发” , 并且注意到 , 圣母并不是抱着基督 , 而是 , “背过身去正在忙着一些什么” , 抱着基督的则是“另一个屠夫样的壮大男子” 。 而基督呢?没有使她联想起世间的任何一个人 , “他所有的只是图案美” , 于是 , 他就错过了她的兴趣 。 她喜欢的就是这样一种熟稔的 , 与她共时态 , 有贴肤之感的生活细节 。 这种细节里有着结实的生计 , 和一些放低了期望的兴致 。
张爱玲对世俗生活的兴趣与苏青不同 。 胡兰成对宁波人苏青的评价很对 , 他说宁波人过日子多是兴兴头头的 , 但是缺少回味 , 是真正入世的兴致 。 张爱玲却不是 , 她对现时生活的爱好是出于对人生的恐惧 , 她对世界的看法是虚无的 。
张爱玲|世俗的张爱玲 | 王安忆
本文插图

《第一炉香》 , 花城出版社1996年出版
在《公寓生活记趣》里 , 她饶有兴味地描述了一系列日常景致 , 忽然总结了一句:“长的是磨难 , 短的是人生 。 ”于是 , 这短促的人生 , 不如将它安在短视的快乐里 , 掐头去尾 , 因头尾两段是与“长的磨难”接在一起的 。 只看着鼻子底下的一点享受 , 做人才有了信心 。 以此来看 , 张爱玲在领略虚无的人生的同时 , 她又是富于感官 , 享乐主义的 , 这便解救了她 。
《道路以目》里 , 她写她上街买菜 , 遇到封锁 , 只得停留在封锁线以外的街道上 。 有一个女佣想冲过防线 , 叫道:“不早了呀!放我回去烧饭吧!”然后 , “众人全都哈哈笑了” 。 这是合乎张爱玲人生观的地方 , 大难临头 , 回家烧饭的钟点却一丝不苟 。 在那无意识的女佣 , 是一种积极 , 但在张爱玲 , 却是消极 。 因她是要比女佣了解“封锁”的含义 , 了解这个时世里的灾难 。 她却又不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 能够就事论事地面对现实 。 她并不去追究事实的具体原因 , 只是笼统地以为 , 人生终是一场不幸 , 没有理由地一径走着下坡路 , 个人是无所作为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