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报|中国汽车报,精品课-首场沙龙 || 真正实现商业化落地,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要怎么走?|

目前 , 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正在步入产业化发展的小规模部署和示范应用新阶段 , 但想要实现真正的商业化落地 , 还面临诸多挑战与瓶颈 。
基于此 , 在由《中国汽车报》与广州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运营中心联合推出的“2020智能网联汽车精品课”首场线上沙龙中 , 围绕“中国路径的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落地的探讨与实践”这一主题 , 来自传统整车企业、造车新势力以及技术方案提供商的四位嘉宾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深入交流和分析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现状、未来前景、机遇与挑战、落地场景和商业模式等问题 , 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建言献策 。
中国汽车报|中国汽车报,精品课-首场沙龙 || 真正实现商业化落地,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要怎么走?|
文章图片
主持人:
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总经理、中国汽车报社社长辛宁
【中国汽车报|中国汽车报,精品课-首场沙龙 || 真正实现商业化落地,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要怎么走?|】访谈嘉宾:
?上汽集团人工智能实验室副主任、赛可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忠孝
?中国一汽研发总院副院长兼智能网联开发院院长李丹
?爱驰汽车智能网联副总裁李立安
?文远知行首席运营官张力
《中国汽车报》:在手机的智能化发展过程中 , 其整个产业链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 包括研发设计、制造供应链、分销体系到应用场景 。 作为新一代智能终端 , 智能网联汽车将会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新态势和新特征?
李丹:首先 , 产业链确实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 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新时代 , 互联网企业、高科技以及IT企业都已经成为了整车企业的供应商;其次 , 在产品开发过程中 , 跨领域、跨行业的合作趋势正在变得越来越明显 , 此外 , 作为过去特别重视产品完美度的传统整车企业 , 还要开始习惯软件系统的不完美 , 接受以OTA的方式不断完善软件系统的这一新模式 。
金忠孝:智能手机的发展过程确实值得汽车行业学习 , 特斯拉就可以被视为是学习苹果公司最成功的汽车企业 , 也在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 不过我认为智能汽车和手机不完全相同 , 因为智能汽车产业的规模肯定远远大于智能手机 , 而且汽车的迭代速度也不会像智能手机那么快 , 因此对于产业链各企业来说 , 机会很多 。
李立安:智能手机可以说完全颠覆了手机行业 , 但智能汽车的产品属性不会发生本质变化 。 在我看来 , 智能汽车将来一定是伴随着电气架构、车载通讯、车载预控器等智能技术与汽车底盘、车身等传统汽车技术的融合发展 , 以软件带动硬件 , 最终共同定义出一个完整的智能汽车 。
张力:现在的自动驾驶生态圈里 , 离不开主机厂、科技公司、出行平台以及运营商 , 但如果畅想到真正的无人驾驶时代 , 无论是未来的出行方式 , 还是由此带来的智能汽车的本身变化 , 我相信都是非常巨大的 。
《中国汽车报》:智能网联汽车正在步入商业化的起步阶段 , 在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落地时 , 请问已经遇到或各位认为即将遇到的最大风险和困难是什么?
李立安:最大的问题在于标准的统一 。 包括地图数据、通讯标准、信息安全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的测试评价以及相关标准在内 , 只有实现了标准的统一 , 才能够真正加快智能网联汽车的商业化落地步伐 。
金忠孝:中国肯定是未来全球最大的智能汽车市场 , 也有可能是创新做得最好的市场 。 我认为目前面临的最大的风险或不确定因素是核心关键技术的自主掌握 , 例如芯片 , 而最大的困难则是软件操作系统和平台 , 只有掌握了关键的硬件和软件 , 才能更好地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向前发展 。
李丹: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三方面 , 首先是认证和法规 , 正是由于现行法规的约束 , 不少车企都不敢宣称自己真正达到了L3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其次是在技术层面 , 其实不止芯片 , 一些其他硬件也都没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第三方面的挑战来自合作模式 , 如何与产业链的一些新加入者进行沟通 , 实现平等的合作共赢 , 也是摆在当前车企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