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李奇霖:存款荒( 二 )
本文插图
透过以上五个选择 , 我们可以得到几个很明确的结论:压降结构性存款和其他高息存款并没有对银行体系的负债总量造成太大的冲击 , 带来的更多是负债形式的变化(存款减少、同业负债增加)和存款负债的再分配 。
这种变化和再分配过程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 , 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
首先 , 在存款的再分配过程中 , 必然会有部分银行由于替代的存款产品吸引力有限、网点分布较少等原因 , 会在新一轮揽储过程中处于劣势 , 从而导致个人/企业存款净流出 。
净流出的存款会让这些银行表内出现流动性缺口 , 从而倒逼他们加大同业负债的融入(如果他们还有同业负债额度的话) 。
而一旦金融市场上有机构愿意出更高的价格来抢同业负债 , 那么其他机构也必然会跟上(尤其是这些银行很多还是有定价权的全国性银行) , 最终造成全局性的同业负债利率上行 。 这是“刚兑”环境下的囚徒困境 。
换言之 , 存款再分配过程中出现的局部流动性缺口可能会导致全局性的负债竞争 , 推升同业负债利率 。
其次 , 今年以来 , 银行中长期贷款的占比明显提升 , 更具优势的按揭贷款利率(已经超过企业一般贷款)以及监管要求提升制造业企业中长期贷款并纳入MPA等因素让银行提高了资产久期 。
结构性存款的平均久期是4-6个月 , 属于相对稳定的负债 , 勉强能与中长期信贷相匹配 。
现在 , 结构性存款转为非银存款 , 银行表内负债虽然还在 , 但负债期限大幅缩短 , 稳定性大幅减弱 , 期限错配将明显加剧 , 2017年以来银保监会制定的一系列流动性监管指标可能会因此恶化 。
比如净稳定资金比例 。 它是用来确保商业银行具有充足的稳定资金来源 , 以满足各类资产和表外风险敞口对稳定资金的需求 , 计算公式是可用稳定资金/所需稳定资金 。
可用稳定资金大体可以理解为各类负债规模加权之和 , 而所需稳定资金大体可以理解为各类资产规模的加权之和 。
其中负债的期限越长 , 权重越大 , 对分子的助力就越大;资产的期限越长 , 流动性越差 , 权重越大 , 对分母的助力就越大 。
银行今年加大了没有流动性的中长期信贷配置 , 分母会显著增大;稳定的结构性存款规模减少 , 短期限不稳定的非银存款增加 , 分子会显著缩小 。
此消彼长 , 最终导致银行的净资金稳定比例下滑 , 考核达标压力加大 。
为稳定流动性监管指标 , 同业负债还有额度(不能超过总负债的三分之一)的银行 , 可能会用期限更长的同业资金或寻求央行的长期资金来尽可能的补结构性存款减少带来的缺口 , 从而推升货币市场的利率中枢 。
也可能同步调整资产端 , 压缩资产端的规模(抛售或赎回流动性好的资产 , 比如货币基金和公募债基 , 从而导致基金抛售流动性好的利率债 , 引发债券市场调整) , 调整资产端的结构(减少没有流动性且期限偏长的信贷) 。
那些同业负债比例已经达到三分之一 , 没有额度的银行 , 则没有太多选择 , 只能调整资产规模和结构 。
因此 , 综合以上所讲 ,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货币市场利率中枢上抬和由此引发的市场调整 , 实际都是由结构性存款及其他违规高息存款被压缩 , 银行表内出现存款荒 , 缺稳定中长期负债而被迫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所致 。
考虑到现在经济整体处于复苏节奏中 , 央行担忧低利率环境可能引发结构性扭曲和各类风险 , 再宽松概率较小 , 在当前强监管压力下 , 银行将继续陷入存款荒、在货币市场争夺中长期负债的竞争泥潭中 。
——————
推荐阅读
- 中年|2020中国—东盟汇商聚智高峰论坛在广西南宁开幕
-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重点来了丨这场高层论坛 为世界经济开出啥“药方”
- 去哪玩|聚焦首届创客峰会论坛④丨创客灵魂拷问:公司被相中,卖仍是不卖?
- |聚焦首届创客峰会论坛⑤丨送给创业者一句话,创投大咖频爆金句
- 数字经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共创数字化、绿色化新未来
- 蚂蚁集团|监管聚光灯下蚂蚁集团迎来内部调整:设立首席合规官
- 乔治葫芦娃|数字经济助力新发展格式论坛成功举办
-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如何渡过信用债的至暗时刻:永煤违约事件连锁反应引发的思考
- 金融|2020中国(潍坊)资本论坛暨地级市资本活力指数发布会举行
- |两大行“领导对调”:交行首席风险官张辉赴任国开行副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