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主席认可的“五虎上将”,除了彭林刘3位元帅,还有哪两位?
作者:莫孤烟
自那个备受争议的“七月分兵”实施以后 , 华东野战军兵分三路却三路失利 , 特别是在南麻、临朐战役中损失巨大 , 让华野全军陷入到了最困难的危机之中 。
战斗失利 , 自然需要有人负责 , 承担华野战役指挥重任的副司令员粟裕顿时成了批判的对象 , 各纵队首长均对粟裕这一时期的指挥表示不满 。
实事求是地讲 , 粟裕在南麻、临朐战役的指挥的确存在战前过于乐观、战中失之急躁、对困难估计不足等问题 , 这在他的军事生涯中极为罕见的 。粟裕虚心地接受了各路批评意见 , 对战役失利作了深刻反省 , 并向上级请求处分 。
在粟裕最难熬的时候 , 德高望重的陈毅司令员给了他最大的支持 。陈毅特意致电主席:“我认为我党
20
多年来创造的杰出军事家并不多 , 最近粟裕、陈赓先后脱颖而出 , 前程远大 , 将与彭、林、刘并肩前行 。”
彭德怀、林彪、刘伯承、粟裕、陈赓 , 这是陈毅眼中的我军“五虎上将” 。主席回电:“所见甚是 , 完全同意 。”
粟裕和陈赓均为参加了南昌起义的我军元老 , 但他俩并未在一个部队 , 因此多年来都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 。
陈赓比粟裕大4岁 , 南昌起义时在贺龙的麾下当营长;粟裕在叶挺的部队中 , 后来在总指挥部当警卫班长 。在起义军南下潮汕被打散后 , 粟裕跟随朱德上了井冈山 , 开始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 逐步成长为红军中年轻的优秀指挥员 。陈赓则到了上海 , 加入了周公领导下的特科 , 在危机四伏的白区开展地下斗争 , 后来又辗转来到鄂豫皖 , 在红四方面军的队伍中领兵打仗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油画《南昌起义》
到了1933年5月 , 陈赓又辗转来到江西苏区 , 出任红军学校校长 , 后来作为干部团团长参加长征 。而粟裕则作为红7军团参谋长率领北上抗日先遣队出兵皖南 , 承担“调敌”任务 。两人至此依然不认识 。
抗战时期 , 陈赓率八路军386旅战斗在太行山上;粟裕则领导新四军第1师驰骋于扬子江头、淮河两岸 。两人自然还是不认识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抗战时期的陈赓
陈赓和粟裕真正相识 , 已经到了1947年的秋天 。陈粟率华野主力外线出击后 , 和刘邓、陈谢大军一起逐鹿中原 , 战场形势顿时发生巨变 。当蒋军成立九江指挥所 , 把“防长”白崇禧外放到九江靠前指挥后 , 粟裕敏锐地察觉到 , 蒋军是要集中力量搞垮跃进大别山的刘邓大军 。为此 , 粟裕立即向主席请战 , 要求华野外线主力和陈谢兵团集中作战 , 以加强中原战场的突击力量 , 通过打大歼灭战来粉碎蒋军的企图 。
主席欣然同意 , 明确指示陈谢兵团归粟裕指挥 , 向平汉路发起攻势以威逼武汉 。
粟裕和陈赓这个时候才算是见到了久仰大名的对方 , 两人一见如故 , 十分投缘 。
在淮海战役中 , 华野在围歼黄百韬兵团时遇到了麻烦——部队一下子从运动战转到阵地战时 , 很不适应 , 面对依托村落河沟构筑的子母碉堡工事 , 以往百试百灵的分割穿插、猛打猛冲不顶用了 , 部队伤亡很大 。粟裕及时改变策略 , 以近迫作业的战法稳扎稳打 , 一步一步压缩阵地 , 最终以伤亡5万人的代价全歼黄兵团10万大军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粟裕在前线指挥作战
【粟裕|主席认可的“五虎上将”,除了彭林刘3位元帅,还有哪两位?】
推荐阅读
- 粟裕|八路军打百团大战,粟裕打“十团大战”,逼日军大队长自尽
- 主席|追随多年的秘书被枪杀,主席亲自前往扫墓祭奠,手抚墓碑泪流不止
- 刘伯承|屈武留学苏联,却采矿7年,回国当卧底,主席赞:做了两件好事
- 粟裕|粟裕开展杀敌竞赛,号令每乡每月杀一敌人,日伪不敢上任
- 粟裕|陈诚并非饭桶,逼得粟裕再三变阵,仍未寻到战机
- 粟裕|开国将军中谁的枪法最准?他贵为开国大将,枪法神准堪称第一
- 战例|到海军学校,除了正课,我读了两类书:军史战例和主席哲学
- 陈赓|主席讲一典故,陈赓挺直腰杆表态:破釜沉舟,杀去豫西
- Array|陈粟意见分歧,致淮阴失守,主席令:成立华野,粟裕负责战役
- 谭震林|他救过主席的命,解放后当19年副总理,子女无一人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