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知|民间传统的十种习俗,七夕节又称七巧节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等 , 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 七夕节起始于上古 , 普及于西汉 , 鼎盛于宋代 , 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 。 七夕节现在主要是爱情的节日 , 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 , 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 , 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 。
善知|民间传统的十种习俗,七夕节又称七巧节
文章图片
在七夕的众多民俗当中 , 有些逐渐消失 , 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被人们延续了下来 。 大家知道七夕节的习俗都有哪些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七夕节的习俗 。
善知|民间传统的十种习俗,七夕节又称七巧节
文章图片
一:七夕又叫女儿节
七夕节发源于中国 , 时间是农历七月初七 。
这个节日还有许多名字 。 古代 , 它的一些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 , 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 , 所以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 。
由于节日的历史十分悠久 , 形成了种生求子等各种习俗 。 还衍生出许多好玩的谜语 , 比如有一道谜语题目是“月露良宵拜魁星 , 老牛庆生也不迟” , 其谜底就是“七夕节” 。
善知|民间传统的十种习俗,七夕节又称七巧节
文章图片
二:七夕牛郎织女的传说
七夕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 那就是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 。 在搜神记中 , 则把天上的牛郎与织女双星 , 演绎成汉代孝子董永夫妇的故事 。
不过 , 这个传说发生在农历七月初七 , 也跟古代人们观察织女星与牛郎星的行动有关 , 古人借此可以了解秋天到来 。
据古籍记载 , 在当时的七月黄昏 , 织女星正好升上一年中的最高点 , 清晰可见 。 此外 , 织女星旁两颗较暗的星星位置 , 形似一个朝东方开口的样子 , 朝东方望去 , 则可见“牛郎星” 。
所以 , 综合种种资料来看 , 有人认为 , 七夕时会有牛郎织女相会的传说 , 也与时令与天文景象的观测有关系 。
善知|民间传统的十种习俗,七夕节又称七巧节
文章图片
三:七夕拜织女
“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 。 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 , 多至十来人 , 联合举办 。
举行的仪式 , 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 , 桌子上置茶、酒 。 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 , 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 , 束红纸 , 插瓶子里 , 花前置一个小香炉 。
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 , 斋戒一天 , 沐浴停当 , 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 , 于案前焚香礼拜后 , 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 , 一面吃花生 , 瓜子 , 一面朝着织女星座 , 默念自己的心事 。
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 , 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 。 玩到半夜始散 。
善知|民间传统的十种习俗,七夕节又称七巧节
文章图片
四:七夕拜七姐
七月七的七娘会 , 广东多称“拜七姐” , 闽台即称为“拜七娘妈” 。 在新中国成立前 , “七夕”是靓女们的盛大节日 。 旧时代靓女们向七姐“乞巧” , 乞求她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 , 其实所谓“乞巧”不过是“斗巧” 。 广东旧时过七巧节是非常热闹的 。
宋代刘克庄曾有诗咏道:“瓜果跽拳祝 , 喉罗朴卖声 。 粤人重巧夕 , 灯光到天明 。 ”在节日到来之前 , 姑娘们就预先备好各种奇巧的玩品 , 用通草、色纸、芝麻、米粒等 , 制成各种花果、仕女、器物、宫室模型等物 。
【善知|民间传统的十种习俗,七夕节又称七巧节】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浸 , 使之发芽 , 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 , 用来拜神 , 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 。
或组织大家聚集在宗乡会馆 , 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 , 遥祭牛郎织女 , “香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 , 琳琅满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