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的大顺政权会是长期稳固的大一统政权吗( 四 )
”八月二十日。谕固山额真以下诸官曰:各牛录未出征所留之护军一、御林军一,现作速遣派。再,随武英王出征返回之章京、兵丁等,劳苦是实。然逢此际而不出征可乎?故应整治器械,其无马者,应火速买马后前往。“——《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中册。
”摄政王多尔衮、遗书定国大将军和硕豫亲王多铎等曰。……大兵日久劳苦。王可亲率诸将士还京。今已遣多罗贝勒勒克德浑、固山额真叶臣、总督洪承畴等代王,俟贝勒勒克德浑等到日,一切事务交付伊等。王所统将士可留满洲每旗护军参领一员,每甲喇护军校一员,每牛录护军二名,骁骑营每甲喇下章京一员,不留兵。汉军每翼梅勒章京一员,每旗章京一员,每甲喇骁骑校一员,每牛录马兵五名,益贝勒勒克德浑等军。红衣炮留置南京,炮手绵甲兵俱带回。勒克德浑已尽率此处护军南行,王处所余护军俱带回。“——《顺治实录》
而且在出兵名单中占篇幅不大的前明边军实际上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关宁、蓟镇、宣大的边兵及保定兵的从征精兵占出征兵力的比例大约为三分之一弱,没有这些前明边兵助阵,满清的两路大军就无法构成对大顺政权的兵力优势。而且满清维持在(“盗贼尚繁”“千百成群”的)北京周边有效统治的防守、看家兵力主要也是以上各镇边兵的留守兵力。
从二者的阵容看,阿济格军胜于多铎军,多尔衮对大顺政权还是重视的,但是这种兵力不足以完成其任务。阿济格到达大同一带时,在把宣大前明边军“搜括无遗”总兵力也只达到八万人——《顺治元年十二月十三日清宣大总督吴孳昌启本》。即使考虑可能有部分外藩蒙古兵尚未赶到,总兵力也不过八、九万人。这些兵力如果以洪承畴等误判的甲申年四月在北京者即为顺军所有主力来考虑——入京的顺军全部主力七、八万人在山海关及北京周边损失数万兵力退到陕西之后,其总兵力即使经过半年恢复也不过六、七万人,则大概够用,如果以大顺政权实际的兵力考虑,即当时在西安集结的李自成亲率主力大约八万人加延安、榆林的李过、高一功严阵以待的三、四万人,是完全不够用的。
有关多尔衮初期失误的分析
小卒:1644满清在入关之际的战略设想与误判 如果多铎没有转向的话,阿济格恐怕还是会如历史上一样自由散漫,没有抓紧时间从唐通打开的保德—府谷通道进攻陕北,而是绕道出边擅取外藩蒙古马匹后,又急于求成,见高一功坚守榆林不下,就把宣大、山西的前明边军留下围困榆林,在不清楚多铎动向的情况下自领主力攻打延安。在此假设下,他在延安城下会遇到李自成的援军和李过的守军会师后两倍于己的优势兵力,且处于遭到腹背夹击的恶劣态势下,潼关方向的阿山兵力较少也不会起到多大作用,阿济格大概率会遭遇惨败。按日程估算已经渡过淮河兵临扬州的多铎此时再紧急回师西向,又会在潼关坚城之下遭遇大顺重新集中起来的优势兵力的得胜之师,形成客观上的添油战术局面,难逃败退的命运。这种局面下,满清的征服中原的进程会被打断,甚至会因为自身作为一个以满洲为主体的奴隶制政权(正在转化中),在兵力补充能力、人力物力动员能力上远弱于以汉族为主体的新兴势力(也正在转化中)——大顺政权,而敲响自身政权的丧钟。
这种历史走向我在一篇架空中做过详细的推演——虽属自娱自乐,但自认为还是值得一看的。
小卒:【架空】永昌天子的奇妙冒险——蝴蝶效应下的甲申之秋 有关兵力恢复问题还可以展开说两句。大顺政权作为汉人新兴势力,其嫡系部队——农民军出身的“老本儿”的补充和扩军能力在达到地区后勤承载能力之前相对满清是近乎无限的,当然由于历史上被敌人战略优势压倒迅速放弃地盘儿,这种可能性并没有转化为现实。而满清方面的兵力补充能力则十分有限。当时其所能使用的军队中,普遍认为战斗力强于顺军嫡系的八旗满洲只能依靠人口的自然增殖和从松花江、黑龙江流域捕获的少量壮丁补充。一般认为战斗力次于八旗满洲的八旗蒙古以及性质介于八旗和外藩蒙古之间的八旗察哈尔也只能依靠人口自然增殖补充兵力,而在与顺军、明军交战中表现不佳的外藩蒙古同样如此。至于八旗汉军、汉人诸王兵、前明边兵/绿营兵等前明政府军出身的军队虽然补充能力比前几者要强很多,但受制于满清的民族属性,不可能大肆扩张喧宾夺主,而且在与大顺政权的对峙状态下满清也不大可能在江南建立稳固统治,上述汉人军队的钱粮供应也无从解决。况且历史上前明边兵在与顺军嫡系部队作战中的表现一贯不佳。所以满清如果不能利用甲申年冬对大顺政权的兵力优势迅速击败对方,其前景恐怕会迅速暗淡。
甲申年末大顺政权兵力恢复情况的依据——阿济格的奏疏提及“流贼李自成亲率西安府马步贼兵十三万;并湖广襄阳、承天、荆州、德安四府所属各州县原设守御贼兵七万,共计二十万”。《延安府志》大事表记“顺治元年,大清兵渡河。顺治二年,流贼李自成遣兵四万窃据延安,英王将兵八万从府谷济河,复绥德,来攻延安。”郑四维提及“一只虎统贼高一功等九股”“分头九股,一李锦、一李友、一贺蓝、一高一功、一刘汝魁、一马重禧、一张能、一田虎、一杨彦昌”。李可学奏疏中说,乙酉年四月间“闻荆门、当阳等处潜有大贼一只虎等十余股,近十数万”。综合看来东路去除眷属(其中西安只有一、两天时间准备,带出的眷属必然只有西安城周边的少数人,湖北四府则停驻月余,眷属的数量应该很多)以外,实际兵力自西安撤出者大约不足十万,湖广留守者数万人。陕北李过、高一功部汇合了大顺西北驻军后实际兵力合计应在五万人以上。也就是说大顺政权用半年时间(在兵力数量上)基本恢复了山海关之战失败及其影响造成的损失。
但是由于晋西南的顺军发动怀庆战役以及弘光政权的联虏平寇政策导致多铎的(分离出准塔部后又汇合阿山部)大约七、八万人(个人估计)转向,全部压向大顺政权,而理论上路程较短的阿济格之前又延误时间,才导致了历史上的两路清军几乎同时接敌会攻大顺(阿济格十二月十四日至米脂,多铎十二月十五日至灵宝),使阿济格没有因满清对大顺政权的兵力误判而陷入窘境。这种情况导致兵力占不明显优势(纯个人估计:大约不足十万人VS七、八万人)的李自成主力在潼关形成顶牛儿,无法迅速击败多铎。阿济格的兵力较之李过两倍有余(榆林两万人左右VS万人上下,延安六、七万人VS三万人左右),李过、高一功虽顽强善战,但也无法保证不被突破。一旦出现这种局面,大顺政权的潼关主力就会被多铎、阿济格的优势兵力两面夹击,因而历史上的李自成做出了仓促放弃陕西,南下长江流域的决策。之后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历史了。
@蒋-由检 隔了很长时间补充了一部分,含有关放弃山西的内容。
至于后续的发展(主要是领土方面),在一个相关问题下做过回答。
明朝后期东北也是中国领土,可为什么有人说清朝留给中国的领土增加了?
■网友的回复
会,清军如果没有入关,江南对于大顺的抵触会降到最低。李自成一入山东,离曲阜还远着的时候,孔府就放弃大明,令人供奉大顺国永昌皇帝龙位,并献马献银,跪纳印信。有了衍圣公在手,大顺政权就已经被士绅接受了。
■网友的回复
设想一下,在这个世界线里,题主是江西瑞金县的一个举人。现在县里的佃户正在闹事,要求减租减息,废除各种杂捐和劳役,还要永佃权。
县里的乡绅集体派人去赣州请愿,向新来的大顺官府求助。没多久,新的县太爷和一个都尉带着五百兵来了。
可是没想到,县太爷净向着穷鬼说话,催促乡绅们赶快重新立契。都尉更是吹胡子瞪眼,还向城里的富户勒索“助饷”。你非常震惊,难道新朝不打算和士大夫共天下,打算和穷鬼共天下吗?
这个时候,你面前有两条路:
第一,赶紧答应佃户的要求,交二百两银子的助饷,然后去南昌找袁宗第侯爷和吏政府派下来的天官面试。因为是在明朝有功名的人,所以面试通过就能授官,起码也是个主簿、县丞。因为新朝刚刚开国,很缺读书人,运气好的话,知县、知州也不是没有可能。你儿子也十六了,可以去赣州参加刘体纯爵爷和刘钟泰知府主持的府试,要求很低,只要不是不学无术之辈都能通过,至少能混个教谕、典史一类的小官。
第二,下定决心捍卫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砸锅卖铁支持刚刚逃到广东去的李成栋将军。上个月李将军刚从瑞金县过,大掠一番,杀了一千多人,你家也被抢走了几百石粮食和三头牛,佃户长工被杀被抓十多人,还献出了两个丫鬟去“洗衣”。你觉得,李将军一定是地主阶级之光,可以中兴大明。
选一个吧。
————————————————————
如果闯军能取得军事上的胜利,那么士绅们只要有点头脑就应该明白,投降李自成才是捍卫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
现在他们要付出一部分金钱、特权,固然是吃了眼前亏。但要是像明末那样继续无节制地盘剥穷人,把他们逼得都造反了,地主难道能有好果子吃吗?
有李自成这样一个皇帝,虽然向士绅收取了很高昂的保护费,但毕竟避免了明末那种毫无秩序的殊死斗争,不至于大家同归于尽。
李自成用来进行屯田和分配给流民耕种的土地,要么是战乱、瘟疫和饥荒产生的无主荒地,要么就是原本属于明朝的宗室、勋贵、太监和那些抵抗闯军或者参与叛乱被杀的士绅的被没收土地,而不是像土改一样把所有地主的地都分了。那些望风而降的普通官员、地主,只要捐些军饷就能保全家产。也有说法认为,李自成的“均田”,是“按照田亩数量均平赋税”的意思,改革的不是土地制度而是赋税制度。
新朝开国,搞一搞均田免粮,做一些赋税制度的改革,这是每次乱世结束之后的惯例,只有程度轻重的分别。士绅们固然暂时蒙受了损失,可毕竟也留了活路,而且依然是富人,总比参与抵抗然后掉脑袋强得多了。
然后呢?流寇变成了朝廷,要管理国家,还是得用中国传统的官僚体系。李自成又搞不出义务教育,办不了干部学校,他还是得用科举制,那么选拔上来的官员都是什么人呢?
大部分还是地主的子弟啊,不管考试方法是八股还是策论,他们都有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去学习,普通的穷人家庭哪里供得起一个成年男人脱产读书。在近现代推广国民教育以前,用读书考试来选拔官员是最向着地主阶级的制度了。
在这样的官府的统治之下,士绅的待遇再差还能差到哪去?
■网友的回复
推荐阅读顾诚的《明末农民战争史》中涉及李自成、张献忠的部分。
李自成后期已经开始建设政权了,并不是没有长远规划的流寇。
■网友的回复
一定是,北庭大明灭亡之后,大顺已经可以说是众望所归。大量明朝文官武将投降。
吴三桂所部,都在去往北京的路上,并准备南下四川。
拥有整个山海关在内的黄河流区全部疆土。
觉得满清不在的情况下,吴三桂能打赢的,可以看看吴三桂是怎么投降清朝的。
觉得南方士绅这么有爱国主义的话,可以看看弘光南明的窒息操作,不过你觉得南方士绅有资格bb我江北四镇忠良+忠君爱国左良玉?
觉得闯军战斗力不行的,你明末三个野战部队,孙传庭亡了,吴三桂降了,左良玉这个原来被李自成按着打,你跟我说有战斗力?
觉得李自成得罪所有人的,抱歉,人前朝大臣疯狂跪舔闯王。
觉得大顺,大西是游寇主义的,大顺政权在每个相当于省管辖的地区内,都有高级将领统兵镇守,战略要地一般也都部署了相当的武装力量,甚至州,县基层政权也大抵配置了专职武官带领地方维持治安。
我真不觉得,弘光南明的窒息操作下,南方怎么抵抗统一,不过大西政权对大顺来说,可能会有所阻碍。
■网友的回复
题主,你是没有看过《明末农民战争史》还是《南明史》?看你打的字,就知道又是一个地毯书看多了的,呵呵,那本书李自成乱杀人甚至杀人如麻?拷问官僚?不得民心的?题主的话简直笑得老子肚皮痛?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网友的回复
大顺虽然建立了政权,但并没有争取士绅的支持。大顺进北京没多久,开门迎接大顺的原明朝官绅态度全变了,一开始还敢怒不敢言,等李自成一败走,大顺在河南山西等地方的统治就基本崩溃了,遍地还乡团。
■网友的回复
不会,绝对不会。纵观历史,从刘邦到凯申,这些人能上位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身后有一个支持供济他们的阶层或者利益团体。李自成坏就坏在他在北京干的事把他与萌朝整个士绅阶层投靠与和解的出路堵死,南方士绅一看李自成干这破事砸锅卖铁都得支持南萌跟他打下去。在加上李自成军战斗力远远没有大清强,我更倾向于是一个南方勉强统一北方军阀割据的局面。
■网友的回复
不可能,李自成得罪了所有人,又不能给人希望,一代而止,拷略大臣,把大小地主全得罪了,进入北京,无法约束手下,刘宗敏等一个个,淫人妻女如禽兽,这种流氓混蛋禽兽组织,凭什么国祚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