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朱元璋稳定地方秩序的大智慧:社学的衰落与兴起( 二 )


在整个明代 , 或因朝政的更迭 , 或因地方官员的作为 , 或因百姓的生活 , 社学的发展时兴时废;再者 , 明代地域广阔 , 各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状况不尽相同 , 导致明代社学在区域分布上既广泛 , 又不均衡 。特别是在农民起义和匪患地方级官员认为除了用军事力量压制外 , 更应该在这些地区建立社学 , 推行教化 , 以导民善俗 。明代科举制度的相对开放 , 激起了人们对读书入仕的渴望 , 久而久之 , 即使通过社学入仕的机会很少 , 但是在众多读
书人的渲染下以及朝廷的倡导之下 , 学习儒家文化始终是民众的追求与向往 。明代社学的设置状况 , 在嘉靖至万历时期开始逐渐改善并进入高峰 。规定社学课程为日常生活礼仪 , 重申了提学官对社学教育的责任 , 并进一步明确 , 如果社学教师行为有偏差 , 而学识能力有问题的 , 就要被革退 。这也是中央首次出现对于不良社师的处罚方式 。
朱元璋|朱元璋稳定地方秩序的大智慧:社学的衰落与兴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明代科举
结论
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 , 尊师重道是一种悠久的教育传统 。教师之所以受人尊敬是因为承担了一种教书育人的这种责任 。这关乎到社会风气的养成 , 国家未来的发展 。社学在明代教化政策执行上占有相当的分量 , 政府将社学作为教化乡里的媒介 , 而这个过程中 , 社师理所自然地被赋予了教化的权力 , 并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与道德模范 , 积极地参与到乡约、保甲、社仓等乡村管理事务中 , 成为政府深入控制地方的重要桥梁 。
社学是国家倡导 , 地方政府主持修建的小学 , 除了能够提供启蒙教育之外最为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教化民众匡正人心 , 这也是社学的最初想法 , 于是乎为了达到实现教化的目的 , 社师的选择是尤为重要的 , 社师不仅要向蒙童传授基础文化知识 , 更重要的是 , 还要向学生与乡
民传播普及儒家伦理道德 , 使得家庭和睦 , 乡里友爱 , 从而达到社会的稳定 。因此 , 社师作为乡村教化的直接实施者 , 承担着"导民为善"的教化职责与角色 。
【朱元璋|朱元璋稳定地方秩序的大智慧:社学的衰落与兴起】明代社师的收入 , 主要由两方面构成:一是国家减免社师的劳役;二是由地方社会各种力量提供的束脩 。在官方层面 , 明政府曾规定免除社学教师的部分差役 。社师往往由府州县学中的生员担任 。明代生员本就享有免除徭役的特权 。由于明代社学的兴建方式各有不同 , 导致社师的束脩来源方式也相对复杂一些 , 大致包括官方提供和生徒之家合力提供束脩 。一般而言 , 由地方政府参与兴建、管理的社学 , 社师的束任往往由官方全部或部分承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