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瞭望智库|山东、河南、江苏、黑龙江…谁才是中国第一粮仓?( 二 )
当黄河不再汹涌咆哮 , 肆意奔流 , 从河北到山东、自河南向江淮 , 一座座类似中原明珠“黄泛区农场”的农业基地开始修建 。 这片曾经多灾多难的土地上 , 建立起了中国人最重要的粮仓 。
这个大粮仓里 , 河北是产粮中坚 , 山东则在种植粮食蔬菜上“文武双全” , 但要说最“中” , 还是把“粮仓”升级成“厨房”的小麦之乡河南 。
河南人种粮 , 颇有点四两拨千斤的味道 , 根据农业部数据 , 河南以占全国6.2%的耕地 , 生产了中国10%的粮食 , 小麦的生产量占中国的1/4 。 河南的粮食 , 不但养活了这个中国第一农业人口大省 , 更是每年外调400亿斤 , 供给全国 。
除了能种粮 , 河南人也擅长利用粮食 。 面粉拿来包速冻饺子、生产饼干 , 河南都做到了全国第一 。 面粉能做什么 , 河南人就能把它们送进工厂 , 并借助地处中原生长的交通动脉 , 走向全国 。 就说起许多人童年里那包泡着不好吃 , 撒点调料干吃就很香的“北京”牌方便面 , 其实就来自河南人的南街村品牌旗下 。
从“能种”到“能吃” , 河南可称是中国粮仓的缩影 。
本文插图
▲ 河南漯河南街村 , 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摄影/石耀臣
2
“鱼米之乡”因何而来?长江!
相比于黄河的脾气 , 另一条母亲河长江要温和很多 。 早在两千多年前 , 长江流域的成都平原就开始成为著名的粮仓 。 而“鱼米之乡”这个重要粮仓的代名词 , 也多落在了长江沿线的水乡 , 更是有两句简单而流传深远的的谚语 , 勾勒出了一条农业文明大国的跃升之路 。
“苏湖熟 , 天下足”
“湖广熟 , 天下足”
苏湖熟 , 指的是苏州与湖州 。 当然 , 这句话有很多版本 , 比如“苏常熟 , 天下足”“苏松熟 , 天下足”等 。 虽然湖州在这里被常州、松江(今上海松江区)代替 , 但核心范围不变 , 依然是江南地区 。
本文插图
▲ 嘉兴平原典型的棋盘状稻田 。摄影/金炳仁
宋代时 , 来自越南的占城稻被引入江南地区 , 很快 , 人们围绕着环太湖平原形成了发达的稻作农业 , 人口激增 , 北宋末年 , 人口便已突破一亿大关 。 为了寻找出路 , 江南地区开始种植更多的经济作物 , 并利用发达的内河水运发展工商业 , 江南地区因此逐渐由农业中心成为经济中心 。
本文插图
▲ 苏州吴江 , 采摘鸡头米的图景 。摄影/张朝阳
本文插图
▲ 太湖东山 , 江南春播图 。摄影/狄艮炜
于是 , “湖广熟 , 天下足”应运而生 。 明清时期 , 粮仓由苏州、湖州逐渐拓展到湖南、湖北一带(即湖广行省) , 洞庭湖与鄱阳湖成为新的粮仓基点 。 1429年 , “复支运法 , 乃令江西、湖广、浙江民运粮二百二十万石于淮安仓” 。 清康熙年间 , 湖南、湖北每年调拨的“湘米”更是达到了500万石左右 。 每年有近万艘漕船满载粮食由京杭大运河往北运送 , 清朝时每年从南方征收北运的漕粮更是多达400万石……难怪有句话叫 , “国家根本 , 仰给东南 。 ”
本文插图
▲ 安苗时节的安徽歙县 。摄影/丁嘉一
直到改革开放后 , 南粮北运才逐渐变成北粮南运 。 如今 , 南方的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已不足30% , 鱼米之乡已经北移 , 过去的江西、上海和浙江等重要粮仓 , 更多时候奏起的是二、三产业的新号角 。 但滚滚长江东流而去 , 依然有安徽和江苏这两位看似大相径庭 , 实则处处相似的兄弟 , 与“天府之国”四川一起 , 有力撑起全国人民的餐桌 。
推荐阅读
- 外卖|“精细化套餐”:外卖点餐新趋势
- 蒲公英教育智库|孩子犯错、叛逆、厌学,只有重新认识问题,才能破解难题
- 深圳|时光“倒流”!新华社联手读特给你一次重来深圳打拼的机会,你会做哪种特区青年?
- 奉节县|瞭望 | 三峡库区长出美丽经济
- 上游新闻|新华社︱“巴适”的重庆是怎么来的?
- 新华社|3D打印“明清襄阳城” 还原建筑上百间
- 南方周末|你关注自己的BMI指数吗?
- 新华社|名单
- 新华社|全民健身——高原雨中马拉松
- 新华社|从脏乱渔港到打卡胜地:安徽薛家洼的蝶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