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战|丹麦长城:从北欧边界到的民族国家的域外图腾

世界大战|丹麦长城:从北欧边界到的民族国家的域外图腾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如果有人说要让维京海盗去建造长城 , 恐怕听者大都难以想象出类似画面 。然而 , 这样的怪像不仅确实存在 , 其成果也一直将军事功能延续到了19世纪 。事实上 , 这座丹麦长城不仅见证了维京鼎盛时代的潮起潮落 , 也是民族国家崛起和旧时代终结的谢幕注脚 。
世界大战|丹麦长城:从北欧边界到的民族国家的域外图腾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世界大战|丹麦长城:从北欧边界到的民族国家的域外图腾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公元5世纪 日德兰半岛就输出了盎格鲁-撒克逊人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 , 维京长城的雏形大概落成于公元500年前后 。然而 , 两道最原始的墙体之间 , 可能只是当地人挖掘的古老运河水道 。整个工程的东侧 , 就是当年的古老贸易港口赫德比 , 另一端则是尚未得到开发的沼泽与黑森林山地 。由于还有河流对接 , 足以让小型船只从日德兰半岛西部直接进入波罗的海 。
世界大战|丹麦长城:从北欧边界到的民族国家的域外图腾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世界大战|丹麦长城:从北欧边界到的民族国家的域外图腾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丹麦长城的东侧 就是通向波罗的海的贸易港
此时的北欧大地 , 依旧是地中海文明眼中的蛮荒世界 。但铁器技术的传播与生产力发展 , 还是让有限的耕地无法应付人口增涨 。于是 , 就有了向东占据乌克兰大平原的哥特人 , 也产生出渡海占据英格兰的盎格鲁-撒克逊集团 。至于那些留在本地的居民 , 也会在秋收季节后就驾船出海 。到周边的人口稠密区域做买卖 , 并找机会劫掠那些势单力薄的可怜对象 。而后来涉足半个欧亚大陆的维京海盗 , 只不过是类似进程的第三波迸发 。
世界大战|丹麦长城:从北欧边界到的民族国家的域外图腾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世界大战|丹麦长城:从北欧边界到的民族国家的域外图腾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古丹麦人的崛起 促成了古运河变成防御工事
公元7世纪后期 , 旧的运河逐渐变成了防御工事 。至于促成这一重大转变的因素 , 可能就是古丹麦人的崛起 。他们从北方海岛南下 , 将原本居住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的盎格鲁人驱逐或同化 。但却没法撼动住在易北河流域的撒克逊人 。为了抗衡这群勇武善战的新邻居 , 维京海盗的直系先祖们便将古运河加以改造 , 成为历史上的第一期丹麦长城 。主要是土木结构的简单堡垒 , 包括2米高-12米宽的墙体与壕沟 , 但总长度只是非常有限的7公里 。依靠这条防线所圈定的地界 , 生机勃勃的中世纪丹麦才算是有了稳定的陆上边界 。
世界大战|丹麦长城:从北欧边界到的民族国家的域外图腾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世界大战|丹麦长城:从北欧边界到的民族国家的域外图腾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至今认可辨认的丹麦长城遗迹
不仅 , 随着西欧大陆的局势变化 , 北欧人又被迫开建了第二期丹麦长城 。这次 , 他们的主要预防对象不再是撒克逊邻居 , 而是迅速向北扩张的法兰克帝国 。由于大名鼎鼎的查理曼登基 , 新的加洛林王朝正致力于向周边地区开疆拓土 。其中 , 位于莱茵河以北的黑森林地带 , 就是帝国军队的重点攻坚对象 。经过约30年的血腥征伐 , 整片区域都被迫拜倒在亚琛宫廷的兵威之下 。随即 , 丹麦人的日德兰半岛也就出现在查理曼眼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