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四代导演聚首共话电影梦想,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启幕( 二 )


北京日报客户端|四代导演聚首共话电影梦想,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启幕
文章图片
今天 , 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拉开帷幕 , 也是在这一天 , 北京广播电视台制作播出了“梦圆·奋进”特别节目 , 热爱电影的人成为了舞台上最闪亮的“主角” 。 特别节目邀请了中国电影发展中四位有代表性的导演谢飞、张艺谋、贾樟柯、文牧野 , 在访谈的形式中阐述了他们对电影艺术的坚守与执着 。
谢飞
电影节比电影诞生晚了三四十年 , 大概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上开始办电影节 。 为什么要办电影节呢?它是主流商业市场的一个补充 , 特别是推广多元化电影非常好的一个方式 。 北京是首都 , 很多艺术家在这里 , 特别适合发掘京味儿的作品 , 比如老舍先生《方珍珠》改编的电影 , 然后就是《龙须沟》 , 是话剧改编的 , 这是北京的一个现象 。 所以我觉得北京有个电影节 , 当然是应该的 。
张艺谋
电影最根本来说还是得有一个好故事 , 好故事最主要的就是展现人性:人的故事、人的命运、人的情感……这个是最重要的 。 对我来说 , 能打动我的电影就是好电影 。 电影要体现“三性统一”——艺术性、思想性、商业性 , 一个好电影一定是在平衡这几个方面做得非常好 , 这是很难很难的 。
贾樟柯
以后电影导演会分为两类 , 一类是经历过疫情的 , 一类是没有经历过疫情的 。 这个说法实际上来自“二战” 。 “二战”后电影导演分为两类 , 一类是经历过“二战”的 , 一类是没经历过“二战”的 。 这种极端的人类处境 , 触发了他们对社会、对人的深入认识、理解 , 产生了很多新的电影潮流 。 如果我们创作者不能把我们经历过疫情后对这个世界崭新的认识很快地拍出来 , 观众会失望的 。
文牧野
《我不是药神》的原生题材里涉及到的是病和死 , 但是我们拍摄者的目的是通过病和死去表达怎么生 , 关注的点是沉重中的那一丝希望 。 因为我比较关注现实题材 , 我更喜欢看到人的情感、感受的细节变化 , 所以我拍的时候会很靠近 , 尽量做到跟观众靠得近一些 , 而且我会寻求一些更自然的状态 。
来源北京晚报
采访人员王金跃袁云儿
摄影和冠欣
流程编辑吴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