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洪水“洗脚”仍安然无恙 乐山大佛沿用千年排水系统起多大作用?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洪水“洗脚”仍安然无恙 乐山大佛沿用千年排水系统起多大作用?
***讯(采访人员 田杰雄)8月18日 , 由于四川汛情 , 位于三江汇流处的乐山大佛70年来首次被洪水淹至脚趾 。 19日上午洪水退去 , 乐山大佛管委会也宣布本周内景区将重新开放 。 有网友指出大佛有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 , 可保大佛全身周全 。 那么 , 传说中的这套排水系统是否真的存在?何时被建造?又在汛情中起到多大作用?四川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石窟研究院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 , 把问题一一解答 , 据介绍 , 修造在大佛耳后、肩部和胸后的排水廊道 , 最主要的功能其实并非是用于抵抗降雨 。
本文插图
雨中的乐山大佛 。 严理 摄
【新京报|洪水“洗脚”仍安然无恙 乐山大佛沿用千年排水系统起多大作用?】排水廊道修造在大佛三处地点
“排水系统是真实存在的 , 它与乐山大佛同期建成 , 乐山大佛的建造也是经过科学规划的 。 ”彭学艺是四川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石窟研究院的负责人 , 他对***采访人员讲述 , 排水系统作为乐山大佛的保护设施 , 可以说集中体现着大佛的科学价值 。
古代匠人设计所体现出的科学性 , 需要结合乐山大佛所在的凌云山和当地的气候条件来解释 。 “我们这个地方位于湿润气候区 , 降水量非常丰沛 。 乐山大佛所在的凌云山地区属于丹霞地貌的红砂岩 , 本身质地比较疏松 , 含水量丰富 。 ”
乐山大佛常被人说 , “山是一尊佛 , 佛是一座山” , 彭学艺解释 , 正因山体的特质 , 常有水渗出 , 所以古人在开凿建造大佛时 , 就为乐山大佛设计了排水系统 , “也就是说 , 这套排水系统其实是为了减轻山体渗水对大佛本体的影响而设计的 。 ”彭学艺讲述 , 古人为大佛开凿的排水廊道 , 分布大佛的耳后、肩部和胸部 , 其中耳部和肩部的排水廊相互贯通 。
于普通游人而言 , 这些排水廊道设计“隐而不见” , 但对真正的考古学者来说 , 这些廊道却非常明显 。 “廊道宽度在50厘米到1米之间 , 高度在2.85米到3.2米之间 , 我们在开展相关保护工作时能从大佛的一侧走到另一侧 。 ”彭学艺说 , 排水廊道 , 可以直接在大佛的左右平台上观察到 。
本文插图
大佛排水廊道示意图 。 ***制图 赵斌
那么如何知晓这些廊道便是古人的巧妙设计呢?彭学艺指出 , 在廊道底部 , 可发现廊道是往山体倾斜的 , 这也就相应形成了一条排水的水沟 , “在雨水丰沛期 , 你会发现它总是湿漉漉的 , 而就算到了秋冬 , 雨水渐少 , 沟里也相对潮湿 。 ”此外 , 彭学艺谈道 , 在排水廊道靠近山体的一侧 , 还多存在1厘米-2厘米不等的钙化物 , 而靠近佛身的一侧则相对干燥 , “所以我们判断这个廊道的存在是为了解决山体渗水的问题 。 ”
用于遮盖佛身的大像阁被毁
清代诗人王士祯在咏颂乐山大佛时 , 曾写到“泉从古佛髻中流” , 是形容在雨天时 , 顺着大佛发髻中的沟壑顺流而下的雨水 。 而在大佛头部的18层螺髻中 , 也确实在第4层、9层、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 , 分别用锤灰垒砌修饰而成 。 但彭学艺指出 , 虽然发髻中的沟壑同为排水系统的一部分 , 但经考察并非与大佛同期建设 。
大佛头部螺髻排水沟示意图 。 ***制图 赵斌
即便在降雨时 , 排水廊道也能排出山体的渗水 , 但在专业学者角度来看 , 排水廊道终究不是为了汛期抵抗降雨而造 。 “因为古人为了阻断降雨对佛身的影响 , 其实是另有设计的 。 ”
古人设计建造乐山大佛 , 并非只为一时考虑 , 许多设计更是为千百年之后做打算 。 彭学艺所指的即为大像阁 , 本为罩护大佛的阁楼 。 “古代的大像阁从头到足遮盖大佛 , 避免了乐山大佛遭受日晒雨淋 , 而排水廊道则能解决山体渗水 , 二者各司其职 , 解决不同层面的问题 , 达成了保护大佛的目标 。 ”
推荐阅读
- 女性养生,泡脚|女孩经常用艾草洗脚、洗头发,坚持一段时间后,身体发生惊喜变化
- 女性养生|女孩经常用艾草洗脚、洗头发,坚持一段时间后,身体发生惊喜变化
- 南滨路|洪水过后的南滨路,正在开启“重建”!
- 销量|三缸机是洪水猛兽?丰田表示不信邪,全新长轴卡罗拉就配三缸
- 狭窄巷道|百姓故事|33年,6次洪水,不曾缺席的老街摆渡人
- 乐山大佛|乐山大佛被“洗脚”,古人排水系统再立功,保障大佛千年屹立不倒
- 洞见V|长大后重读《西游》才懂:孙猴子的眼泪,砸在凡人头上就是生活的洪水
- 新京报评论|“老漂族”难过七夕,背后是一个需要被看见的“沉默群体” | 新京报专栏
- 新京报|两名驴友挑战“瀑降”遇险,景区无需一味追求网红项目
- 新京报|北京民俗博物馆里过七夕,体验投针验巧、凤仙花染指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