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月夜聊|福特对法拉利:商业利益对体育精神

【劳月夜聊|福特对法拉利:商业利益对体育精神】
劳月夜聊|福特对法拉利:商业利益对体育精神
文章图片
体育电影是最阳刚、励志的电影类型 , 但也容易落入俗套 。 似乎你刻苦、奋进 , 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 获得今年奥斯卡两项大奖的《极速车王》就别出蹊径 , 用一个真实的故事 , 讲述了体育精神和赛车文化 。
劳月夜聊|福特对法拉利:商业利益对体育精神
文章图片
去年为了主演《副总统》增重18公斤的克里斯蒂安·贝尔 , 这回又大幅度减肥 , 在《极速车王》里饰演一个个性独特、瘦骨嶙峋的赛车手肯·麦尔斯 。 而马特·达蒙则在影片中饰演肯·麦尔斯的搭档、汽车工程师卡罗尔·谢尔比 。 他们两人合作研制了赛车史上最经典的赛车福特GT40 , 击败当年的赛车霸主法拉利 , 夺得法国勒芒耐力赛冠军 。
后起之秀后来居上的故事 , 在体育电影中屡见不鲜 。 《极速车王》的独特之处是借助这个励志故事告诉我们 , 商业利益才是体育精神最大的敌人 。
劳月夜聊|福特对法拉利:商业利益对体育精神
文章图片
美国汽车巨头福特公司眼红法拉利公司在赛车上的成就 , 想收购法拉利 , 却被拒绝并遭到嘲笑 。 福特公司找到卡罗尔·谢尔比 , 希望合作制造世界上最快的赛车 , 打败法拉利 。 卡罗尔·谢尔比邀来了好朋友肯·麦尔斯 , 两人一起创造了世界赛车史上的奇迹 。 他们联手打造的福特GT40 , 连续4届赢得法国勒芒24小时汽车耐力赛冠军 。
有意思的并不是这个故事的结局 , 而是故事的过程 。 亨利·福特二世和福特公司副总裁利奥为了商业利益启动赛车项目 , 所以所有的行为都围绕着利益转 。 一开始他们不让迈尔斯参赛 , 接着对采访人员宣称 , 连车手油门该踩到多少转都由公司决定 , 最后 , 居然命令3辆福特赛车并排抵达终点 , 极尽炫耀之能事 。 这些荒唐的场景并非虚构 , 而是真实发生过的 , 充满着资本家盛气凌人的铜臭味 。
劳月夜聊|福特对法拉利:商业利益对体育精神
文章图片
相反 , 赛车手出身的法拉利汽车公司创始人恩佐·法拉利却懂得赛车运动 , 尊重赛车手 , 把毕生精力用于赛车事业 。 虽然濒临破产 , 但面对商业气息浓厚的福特 , 毅然拒绝收购 。 影片最后 , 只有恩佐·法拉利向无冕之王肯·麦尔斯脱帽致敬 。 虽然他与福特的竞争失败了 , 但赢得了肯·麦尔斯的敬重 。 他才真正当得起“赛车之父”的美誉 , 而不是福特 。 影片的英文片名《FordvFerrari》(福特对法拉利)更准确地体现了商业利益对体育精神的侵害 。
劳月夜聊|福特对法拉利:商业利益对体育精神
文章图片
影片中 , 卡罗尔·谢尔比在演讲时有一段话:“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的人 , 是真正幸运的人 , 因为那样的人做起事来不会感觉是在工作 。 但有些人 , 这些人极为稀少 , 我也不知道他们算不算是幸运 。 这些人会发现 , 有些事是他们必须做的 。 那些事让他们着迷 , 如果他们不去做那些事 , 会觉得脑子被掏空了 。 我就是这样的人 。 ”这样的人 , 就是我们所谓的痴迷于某种事业的人 。
劳月夜聊|福特对法拉利:商业利益对体育精神
文章图片
谢尔比、迈尔斯和恩佐·法拉利都痴迷于赛车事业 , 而亨利·福特二世则不是 。 最后的事实证明 , 他只是一个精明的老板 , 他的眼里只有利益 , 只有输赢 , 而不是赛车和速度 。 所以 , 他会在赛车上被吓哭 , 而不会享受急速飞驰的乐趣;会用直升机来炫耀自己 , 而不会终日守在赛车场 , 体验引擎轰鸣带来的刺激 。 虽然 , 最终商业利益战胜了体育精神 , 法拉利输给了福特 , 无冕之王迈尔斯葬身赛车场 , 但所有的现场观众和电影观众都知道 , 迈尔斯才是当之无愧的胜利者 , 法拉利才是真正的“赛车之父” , 体育精神永远值得尊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