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的选择:报考北大考古专业的留守女孩和她的同学们( 五 )


00后的选择:报考北大考古专业的留守女孩和她的同学们
文章图片

正源学校的许多孩子来自农村 , 是留守儿童 。 学校曾提出“要办成全省最大最好的留守学生乐园” 。 受访者供图 。
刘志武1998年从湖南师范大学毕业 , 在耒阳市第一中学教了8年书 , 2006年来到正源学校 。 “两所学校很大的不同就在于 , 正源学校有很多农村的孩子 , 相当一部分属于留守儿童 。 ”刘志武说 。
正源学校曾提出“要办成全省最大最好的留守学生乐园” , 最早瞄准的招生对象就是父母外出务工 , 平日没有家长陪伴的孩子 。 “有些学生从小学就在一起读 , 一直读到高中 。 ”刘志武说:“他们吃住都在一起 , 就好像住在同一个村子 , 从小玩到大 。 ”
他觉得 , 留守学生相对来说更单纯 。 “别的学校的孩子 , 每天上下学在街上走来走去 , 接触社会生活多一点 。 但正源学校的学生长期待在校园里 , 好像处在真空环境中 。 ”
这种单纯在对父母的依恋上体现得明显 。 “十七八岁的孩子 , 按理来讲 , 应该有相对含蓄的情感 , 但他们不是这样 , 他们就要去表达想念 , 打电话时经常流眼泪 。 ”刘志武说:“而且有些学生会说 , 不管考得好或不好 , 总归要到广东去 。 他们的父母多在广东打工 。 ”
纯粹的情感也体现在他们的追求上 。 “在这样的环境中 , 他们是跟实际生活隔开的 , 也习惯不受外界干扰 。 对学习真正产生兴趣的这些尖子班的同学 , 真的会很纯粹地去幻想 , 幻想那些他喜欢的学科和知识 。 ”刘志武说:“他们离那些知识很近 。 ”
钟元位此前从来没听女儿讲起过自己对历史和考古的兴趣 , 通过新闻才知道她报了考古专业 。 刚开始 , 家人接受不了 , 想让她选和金融相关的专业 。 陆建军也去劝过她 , 但她只说:“我喜欢考古专业 , 我觉得喜欢就够了呀!”
145班的刘晨觉得 , 这种事发生在钟芳蓉身上一点也不奇怪 。 “她一直是很酷的人 。 ”刘晨说 。 去年 , 钟芳蓉被学校选拔去衡水的中学学习 , 她是文科班的唯一人选 。 “其他被送去的人都是临近高考才回来 , 但她4月份就回来了 。 ”刘晨问:“你不怕学校说你吗?不会有压力吗?”她一样语气平淡:“我觉得那里的模式太快了 , 不适合我 。 ”“她总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 ”刘晨说 。
在微博上 , 钟芳蓉回应报考古专业是受樊锦诗影响后 , 收到了樊锦诗签名的自传 , 和一封樊锦诗口述 , 出版社代写的书信 。 信里写道:“希望在未来求学期间 , 能够抱定宗旨 , 不忘初心 , 做胸怀天下的新青年 。 ”
接着 , 各地博物馆、考古机构和工作者也给她送上书籍、考古周边等“考古大礼包” , 欢迎她加入考古人的队伍 。 网友把她称为“考古界郭襄” , 调侃道:“有种武侠小说里遇到了骨骼惊奇的练武奇才 , 众派抢人的情景 。 ”
一场质疑占了上风的争论 , 最后又以热闹的祝贺为结尾 。 这场新闻事件落下帷幕时 , 钟元位和陆建军都变了想法 , 认为钟芳蓉报考古专业是个正确又合适的选择 。
对这位年轻的新闻人物来说 , 过去半个月发生的一切让人难理解 。 原本为了不跟人打交道才做的选择 , 迫使她出现在公众面前 , 这个选择简单、随性 , 却成了网上争议的焦点 。 “我们的世界可能有点不一样 。 ”钟芳蓉想 , “可能他们更看重钱 , 我们00后这一代更看重爱好 。 ”
还好在正源学校 , 她并不觉得孤单 。 那些和她一样追求纯粹知识的同学 , 都佩服她的决定 , 也和她一样 , 正等着新学期的到来 , 等着离喜爱的知识更近一点 。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00后的选择:报考北大考古专业的留守女孩和她的同学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