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获评副教授背后,是更多“后浪”的破格难

近日 , 湖南大学官网更新教师信息 , 出生于1994年的工学博士李晟曼出任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 越来越多90后教授走上讲台 。 这一次 , 年仅26岁且没有海外经历的李晟曼直接拿到副教授职称 , 再次引发热议 。有人说 , 26岁女博士“破格”获聘副教授要经得起舆论“挑剔” 。 李晟曼在科研方面成绩突出 , 不但获得过国家奖学金、知行奖学金等荣誉 , 还曾发表SCI论文10余篇 , 在2019年参加国际微电子器件大会(IEDM)并作口头报告 , 获得台积电公司的关注 。我看到的 , 不是女博士的“破格” , 而是“破格之难” 。书读到博士毕业 , 不容易 , 要成为高端人才和优秀人才 , 更加不容易 。 我们的人才不是多了 , 而是少了 , 尤其是创新人才、杰出人才 , 年轻人想冒出来也太难了 。 我们是不是该反思 , 给人才成长的“枷锁”是否太多了?当前的职称晋升路 , 工人晋升技师和高级技师 , 无须考英语和计算机 , 无须发表论文 , 提交一篇论文即可 。 反观教授之类的职称晋升 , 虽然条件在放宽 , 但很多地方还是有外语、计算机等要求 , 不敢一步到位宣布取消 , 已经阻挡了很多“后浪”的职称晋升路 。职称晋升 , 不妨学一学围棋破格升段制 。 要升九段 , 必须一段一段打上去 , 围棋界改革步调缓慢 , 不能与时代变化接轨 。 得益于韩国天才棋手李世石三段的“叛逆” , 拒绝参加升段赛 , 却在世界大赛过关斩将 , 夺冠直升九段 , 引发了中日韩的升段改革 , 一大批少年棋手在弱冠之年就快速抢班夺权 , 中国围棋的厚度和锐度全面形成 。好的制度带来进步 。 2016年 ,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 , 明确了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方向:评价更为科学、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倾向、政策要向基层倾斜 。 近日 ,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发布 , 推进高校职称评审自主权的落实 。 有了好的制度设计 , 让人看到了新希望 。化解“后浪”职称晋升的破格难 , 必须砸碎“枷锁” 。 我们对工人宽容 , 对农民宽容 , 如农民取得成绩就可以直评高级农艺师 , 两相比较 , 我们对知识分子的职称晋升太苛刻 。 当前 , 我们要取消他们身上填不完的表格和考不完的试卷等形式主义 , 以创新论英雄 , 以成绩评职称 , 多些实事求是 。 这样 , 优秀人才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 , 中国的创新之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来源:红网作者:李云勇=============================年轻“土博”被聘副教授 , 要经得起检视近年来 , 越来越多的“90后”学者走上了学术舞台 。 湖南大学官网近日更新教师信息显示 , 出生于1994年的工学博士李晟曼已经出任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 李晟曼年轻且没有海外经历 , 但被聘为副教授 , 这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2015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工学学士学位 , 同年硕博连读 。 2020年6月毕业 , 被华中科技大学授予工学博士学位 。 7月 , 被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聘为副教授 。 这就是李晟曼的简历 。一般而言 , 大学副教授评聘的正常流程是——博士毕业后先到大学任讲师3-5年 , 然后才有资格评聘副教授 。 而26岁的李晟曼刚刚博士毕业 , 没有海外的求学经历 , 一个年轻的“土博” , 直接被湖南大学聘为副教授 , 这无法不引发网友热议 。 所以 , 大家对此热议 , 也可以理解 。高校教授、副教授的评聘 , 一直存在看重“洋博”的牌面和按资排辈的习惯 , 李晟曼进入快车道的特例评聘 , 自然会让一些人吃醋 。 其实 , 某些人关注乃至非议的焦点 , 不仅在于李晟曼年轻 , 也不全是没有留学经历 , 还在于李晟曼长得非常靓丽——她这么靓丽 , 是不是靠容貌打破了常规评聘?一个年轻人 , 在职场或官场被破格提拔 , 往往会招致非议 , 哪怕他真的有能力;同理 , 一个漂亮的职场女性 , 被单位领导提拔 , 也会遭遇猜疑 。 如果这样的事情放到网络上 , 无端猜疑更放大 。 的确 , 有一些不正当的晋升被网友挖出来 , 涉事的贪腐官员也因此落马 。 质疑当然无妨 , 但是 , 我们不能因此而断定所有的破格任用都有黑幕 。从披露的信息看 , 李晟曼确实有科研的实力 , 也有教学的能力:她不但获得过国家奖学金、知行奖学金等荣誉 , 而且2019年参加国际微电子器件大会(IEDM)所并的作口头报告 , 获得台积电公司的关注 。 更重要的是 , 李晟曼能在生物医学和牙科材料、制造材料领域的全球著名期刊《Nature Materials》上发表论文 。 懂行的网友赞叹:仅此一点 , 足堪副教授的大任 。当然 , 至于李晟曼是否有背景?是否利用了父母的资源?或者存在某些不正当的交易?网友可以放“黑料” 。 如果她真的凭关系走了捷径 , 教育部门也必然对其学术打假 , 让其显出原形 。 我们相信 , 网络是透明的、公平的、公正的 , 它具有澄清谣言沉淀真相的功能 。 清者自清 , 真金不怕火炼 , 让质疑飞一会 , 流言蜚语自然会慢慢散去 。如果没有水分 , 湖南大学慧眼识金 , 评聘没有留学背景的年轻“土博”为副教授 , 属于不拘一格聘人才 , 这一点非但不能非议 , 反而应当赞赏 。 其实 , 我们早就应当改变以往的认知 , 走出评聘教授按资排辈的惯性误区 。 所以 , 只要有知识、有能力、有担当 , 年轻“土博”被破格聘副教授 , 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来源:红网作者:黄齐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