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TB|读懂“天空的脸色”,智能气象
【中工网TB|读懂“天空的脸色”,智能气象】智能气象 , 读懂“天空的脸色”
人民日报海外版采访人员李贞
如今 , 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等新技术建立的气象预警系统 , 应用愈加广泛 。 各地积极推进的智慧气象系统 , 不仅成为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 , 也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更多元的服务 。
文章图片
让天气预报更精准
今年7月 , 受连续降雨影响 ,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潘坪村突发山体滑坡 。 滚滚泥沙瞬间冲毁了道路 , 造成数栋民房坍塌 。 所幸山体滑坡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 原来 , 依靠北斗卫星监测系统发布的橙色预警 , 当地居民早已提前撤离 。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气象领域的深入应用 , 天气预报预警变得越来越精准 。 在国家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朱文剑看来 , “更高、更快、更强”是天气预报不懈的追求 , 如何达到更高分辨率、更快给出结果、更准确地预测 , 是现代大气科学面临的新考验 。 “人工智能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 , 国内气象行业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关注度正在快速提高 。 ”朱文剑指出 , 中央气象台在定量降水融合预报、台风智能检索等方面采用人工智能技术 , 取得了良好效果 。
去年9月 , 由天津市气象局开发的智慧气象决策服务平台上线 。 这一平台能实时调取精细到分钟级的气象实况数据 , 并迅速生成对比图表等资料 。 天津市气象局还与天津大学合作 , 研发基于机器学习和专家经验的强对流天气识别及预警模型 , 实现了对冰雹、强降水、短时大风的自动识别功能 。
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
由于智慧气象服务能为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便利 , 近年来 , 不少地区都在积极推进体系完整的智慧气象系统建设 。
今年6月 , 江苏省气象部门完成了天气现象智能观测系统——“天脸系统”首批7个台站的建设工作 , 并投入运行 。 该系统利用多个摄像机进行气象视频采集 , 再通过智能算法和图像技术计算 , 让“天脸”像“人脸”一样可识别:无论是天上的云量还是地面的凝霜、积雪 , “天脸系统”都能自动观测 。
入汛以来 , 重庆建设的“四天”智慧气象系统在防灾减灾中发挥重要作用 。 “四天”系统包括智能探测“天枢”系统、智能预报“天资”系统、智慧服务“知天”系统和智慧防灾“御天”系统 。 其中 , “天枢”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 , 对接8颗观测卫星、4部多普勒雷达和2000多个地面气象观测站 , 再通过云计算帮助重庆气象部门完成海量数据采集和分析 。 而利用“天资”系统提供的智能预测结果 , 重庆市气象局在年初就已发布“汛期气温偏高、降水偏多”的预测 , 并提前做好了防汛准备 。
“人工智能在气象行业中的应用刚起步 , 未来应用场景还会有很多 。 ”中央气象台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副主任钱奇峰认为 , 在未来10年中 , 新技术将会给天气预报带来新的机会 。
服务城市精细化管理
除了助力防灾减灾 , 更准确地预报天气 , 建设智慧气象系统还能服务地方经济 , 促进智慧城市建设 。
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局气象服务中心近日推出的“夜市气象指数”就为当地“夜经济”的恢复提供了参考 。 据悉 , “夜市气象指数”基于精细化智能网格预报和天气预警 , 建立了一套气象条件评分体系 , 市民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便捷地获取 。
上海是全国最早利用智慧气象来服务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地区之一 。 比如 , 出现一场小范围的阵雨 , 过去的天气预报只能显示“局地有时有阵雨” , 但无法具体预报降雨范围及时间 。 但现在 , 上海市中心城区已实现分区预报预警 。 打开“上海知天气”APP , 选择所处的区位 , 便可查询方圆3平方公里、12小时内的逐小时天气预报 。 上海的气象分区预报预警还与城市大数据结合 , 为社会管理提供建议 。 比如在夏天 , 当预报气温超过35℃时 , 相关管理部门会收到气象风险预警 , 提示与垃圾异味相关的投诉量可能上升 , 提醒尽快增加垃圾清运次数 。
推荐阅读
- 家族战队|就读懂了湖南互联网产业,读懂了这些话
- 产业气象站|一文读懂智慧城市落地应用的五大核心技术
- 产业气象站|你就知道为什么华为一定能崛起了!,读懂任正非的这种思维
- 链得得|Uniswap V2 改进与创新,DeFi丨一文读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