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推动公募REITs加速落地 市场规模可达6万亿
本文插图
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采访人员胡金华 见习采访人员 喻莎 上海报道
日前 , 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下称《指引》) , 标志着中国版公募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正式起步 。
【|证监会推动公募REITs加速落地 市场规模可达6万亿】据了解 , 市场对中国版REITs呼声已久 , 部分基金公司向《华夏时报》采访人员透露 , 已经在筹备相关事宜 , 更有基金公司正在紧急招兵买马 , 开出了高薪揽才 。
8月9日 , 上海证券交易所债券业务中心总经理佘力在“2020年中国资产管理年会·公募REITs启航与金融新趋势”分论坛上表示:“当前稳基建是我国经济稳增长的重要任务 , 但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工具和手段还是以财政和传统信贷为主 , 以债务资金推动的边际效应是在递减 , 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 如何加快要素市场建设 , 释放市场活力 , 为实体经济提供新产品、新机制 , 是当前资本市场的重要使命 。 REITs在当前背景下应运而生 , 也是深化资本市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 。 ”
有机构预测 , 中国公募REITs市场规模可达到6万亿人民币 ,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片蓝海市场未来空间巨大 , 但是对于REITs这个全新的领域 , 面临的挑战也不小 。对此 , 睿资俱乐部创办人吴疌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目前来看 , 基础设施REITs , 流程繁、协调多、收益有限 , 要发展成一种稳定的创新模式 , 颇具挑战性 。
多角度明确各方职责
所谓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 , 是一种通过发行收益凭证汇集多数投资者的资金 , 交由专门投资机构进行不动产投资经营管理 , 并将投资综合收益 , 按比例分配给投资者的信托基金 , 也是实现不动产证券化的重要手段 。
据悉 , 本次《指引》共五十一条 , 主要对产品定义、参与主体资质与职责、产品注册、基金份额发售、投资运作、项目管理、信息披露、监督管理等进行规范 。
首先 , 对于产品定义及运作模式 , 《指引》明确公募REITs采用“公募基金+基础设施资产支持证券”的产品结构 , 基金管理人与基础设施资产支持证券管理人存在实际控制关系或受同一控制人控制 。
具体来看 , 80%以上基金资产投资于基础设施资产支持证券 , 通过资产支持证券和项目公司等特殊目的载体取得基础设施项目完全所有权或经营权利;基金管理人主动运营管理基础设施项目以获取稳定现金流 , 并将90%以上合并后基金年度可供分配金额按要求分配给投资者 。
对此 , 财经评论员郭施亮在接受本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中国版公募REITs起航 , 从这一次的举措来看 , 明确了“公募基金+资产支持证券”的产品架构 , 推出REITs也是填补了中国资本市场多年来的渠道空缺 , 弥补了市场空白 , 为更多资金提供更多的投资渠道与出路 。
其次 , 《指引》强化了基金管理人和托管人专业胜任要求 。 尤其是要求基金管理人除应当具备常规公募基金投资管理能力外 , 还应当配备不少于3名具有5年以上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管理或运营经验的主要负责人员等 。
采访人员发现 , 此前就有各大基金公司在公开招聘具有相关项目运作经验的人才 , 有些甚至开出百万年薪挖人 , 还有些给出了部门领导的岗位 。 “目前不少基金公司都在研究公募REITS业务 , 尤其大中型基金公司更不会放松对这一业务的挖掘 , 但是目前这类人才比较稀缺 , 部分基金公司正在紧急招兵买马 , 后期‘抢人’大战恐难以避免 。 ”上海某公募分析人士向本报采访人员表示 。
最后 , 在信披和监管方面 , 《指引》指出 , 要坚持“以信息披露为中心” , 确保基金运作公开透明 , 对于发售环节、运作环节以及定期报告中各项需要披露的信息一一明确 。 证监会及相关派出机构对基础设施基金的基金管理人、资产支持证券管理人、托管人等专业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进行监督管理 , 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 。
推荐阅读
- 债基|贝莱德基金获批,首家外商独资公募诞生
- 基金|关于深港ETF互通产品,银保监会和证监会纷纷发布重要信息
- 公募基金|公募基金销售新规出炉十二大要点全解读
- 中银协进一步规范银行函证及回函工作 推动第三方电子函证金融服务平台建设
- 证监会发布公募基金销售机构监督管理办法
- 证券日报之声|银保监会印发公司治理三年行动方案 积极推动健全银行保险业公司治理
- 证券日报之声|外资券商、期货公司队伍扩至8家 首家外资100%控股公募基金有望落地
- 证监会准予深港ETF互通产品注册
- 新华网|东盟与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强调合作推动疫后经济复苏
- 上游新闻|重庆银行:推动金融科技向纵深发展 赋能全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