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常说“东西三不借,借了家准败”,到底是哪三样东西不能随便借?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常说“东西三不借 , 借了家准败” , 到底是哪三样东西不能随便借?日常生活或工作中 , 我们经常会引用一些“俗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 或者做一些“温馨”的警示 , 以提醒别人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妥帖 。 这些耳熟能详的“俗语” , 能够言简意赅地道出“天机” , 给人以很大的启示 , 甚至还有人把某个“俗语”当作自已的人生信条 。
这些“俗语”都是从老一辈人的口中流传下来 , 小小的语言却能够说出大道理 , 这是从古至今经过一代代人的感悟与体会而总结出来的经验 , 当你对将来未知的人与事不知如何做出决断时 , 这些“俗语”便会给你很好的“指引”方向 。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一句俗语 , “东西三不借 , 借了家准败” 。 要知道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亲朋借各种东西的情况发生 , 这句俗语中的“三不借”指的是哪三样呢?又为什么不能借呢?
一、不借香火
“香火”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书》 , “陈郡袁宏为南海太守 , 与弟颖叔及沙门支法防共登罗浮山, 至石室口 , 见道开形骸如生 , 香火瓦器犹存 。 ”
这里的“香火”是指供奉神像所使用的线香和烛火 , 从佛教兴起时 , 每座寺庙都供奉如来、观音等诸多神像 , 每日焚香祈愿是必修课 , 并且通常用“香火旺不旺”作为衡量某座寺庙神佛是否灵验的标准 。
但“香火”并不是寺庙的“专属”词 , 在非常重视“忠孝礼义”的古代 , 祭祀也是每个家族在重要节日时举行的常规活动 , 进贡上香 , 叩拜行礼 , 庄重肃穆 , 同时摆设丰厚的祭祀品 , 像皇室举办的祭祀可以堪称盛典 , 可见祭祀在古人眼中的重要性 。
祭祀之所以在古人眼中重要 , 不仅仅表现的是对祖先的敬重 , 更有对下一代的期许在里面 , 久而久之 , “香火”一词便成为了延续子嗣的代名词 , 这也是我们现在也经常听说的家里添丁后 , 称之为“续香火”、“香火没有断”等等 。
这样重要的“香火”当然不能借 , 如果把“香火”借给别人 , 古人会认为对自己的家族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 相当于“断后” , 后继无人 , 因此不会把香火借给别人 , 否则就会家族败落 。
虽然有很大的“玄学”成分在里面 , 但做事都喜欢讨吉利 , 在为下一代着想的情况下 , 即使是今天 , 遇到一些忌讳的事物 , 都会去刻意避免 , 这不是“迷信” , 而是古人个人愿望的一种体现 。
二、不借婚床
“婚床”一词是很好理解的 , 就是字面的意思——结婚时用的床 。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 , 一对新人组建成新的家庭时 , 几乎家里的所有物品都是新的 , 寓意一个家庭新的开始、新的生活、新的向往 , 这也是给新人相互扶持走下去的原动力 , 让他们看得到美好的未来 。
“婚床”则是新人在上面最直接体验幸福的地方 , 也可以说“婚床”属于贴身物品 。 在日常生活中贴身物品都是不能借人的 , 因为这涉及到个人的隐私 , 尤其有一些精神洁癖的人 , 对此更为敏感 。
婚床虽然也是床 , 但上面也有很多吉利的期许 , 比如下一代的延续等等 , 并且有浓厚的喜气在里面 , 如果把婚床借给别人 , 那么自己的喜气就会减少 , 所以 , 在古人眼里 , 婚床这样的私人物品是万万不能借的 , 借了家准备败!
其实是现代 , 识趣的人是不会做出此举行为的 , 但凡懂得一些人情世故也不会如此讨人嫌 , 毕竟涉及到隐私的物品 , 都属于敏感话题 , 能免则免 。
推荐阅读
- 历史匠人|才知道有多“狠”,鬼子常说的“八嘎呀路”是什么意思?翻译之后
- 梅树的花开风景|说出来根本不信!,为什么不能和佛像自拍?特别是寺庙的佛像
- 格格说历史|问方丈:朕要跪吗?方丈机智回应救回全寺性命,朱元璋去寺庙拜佛
- 历史救生圈|问方丈:朕要跪吗?方丈一句话救回全寺性命!,朱元璋去寺庙拜佛
- 马蜂窝笔记君|号称“天下第一奇庙”,不供奉神佛却香火旺盛,福建一寺庙走红
- 朱元璋|朱元璋到寺庙拜佛,问:朕需要下跪吗?方丈淡定回8字,避开一劫
- 我的徘徊旅行|朱元璋曾在此出家,距今已有600多年,安徽有座皇家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