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明清时期“非翰林不入内阁”,到底是限制人才?还是培养人才?
科举制自隋朝创建之后 , 便成为了我国近一千多年的选拔人才的制度 , 经过之后历朝历代的完善发展 , 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已经较为完善了 。
明清时期科举制的发展却是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 , 在官员任职方面形成了一个惯例——“非进士不入翰林 , 非翰林不入内阁” , 但如此就衍生了一个问题 , 不是进士的官员难道就当不了朝中的大臣吗?会不会漏掉真正的人才呢?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般来说科举是从考秀才开始的 , 也就是府县考;其次是省试 , 也就是“乡试” , 是在各地的省会考试 , 考中之后便被称为“举人” 。各省的举人再送到的中央集合考试叫做“会试” , 如果考过了会试 , 那就成为了“进士” , 也叫“进士及第” 。
明清时期进士及第之后规定 , 还需要留在中央政府读书 , 由中央派一个资格老的前辈进士出身的人来教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有资格来教的本身便是进士出身 , 再加上有多年的为官经验 , 那么新来的进士要学习就不只是书上的知识了 。
这些进士只有读满三年书 , 再加一次考试 , 成绩好的就可以入“翰林院” , 明代风尚非常看重一位官员是否是进士出身 , 因为不是进士就无法考入翰林院 , 不是进士翰林就与高级官职无缘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而翰林院又为何如此重要呢?翰林院自唐朝时设立 , 当时的翰林院只是一个没有实际权力的清闲机构 , 但到了晚唐时期 , 翰林院的地位逐渐提高 , 成了专门为天子起草秘制诏书的重要部门 。
到了宋朝 , 翰林院才正式与科举有所关联 。而到了明朝 , 有了“非翰林不入内阁”惯例 , 翰林院的地位可见一斑 。
【Array|明清时期“非翰林不入内阁”,到底是限制人才?还是培养人才?】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无论哪个朝代 , 翰林院都代表了整个王朝最高的知识体系 , 而翰林学士则是社会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 。
明清以前只要进士及第选为官员之后 , 只要有出色的政绩就可以逐渐往上升职 , 但到了明清时 , 必须是进士翰林出身才能当大官 , 举人以下就没有当大官的份 。
如此这般 , 科举考试也分了流品 , 进士及第是清流 , 扶摇直上;而秀才举人则变成了浊流 , 沉淀在下面 。进士与翰林就没有做小官的 , 秀才举人也没有做大官的 , 这种制度有些绝对了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但是 , 根据事实来看 , 这种制度却是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进士到了中央之后 , 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近距离接触国家朝政 , 积累经验 。
而且 , 制度已经给你做了保证 , 有一个好出身就一定能做大官 , 那么进士就可以安心学习 , 不怕自己找不着好职位 。于是翰林院就成了一个培养储备人才的地方 , 科举只能物色人才 , 却不能培植人才 。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
- |太珍贵了!10张民国时期的上海老照片
- |民国时期的老照片:三十年代的店铺、地摊
- 明朝|平平无奇的葫芦,竟能做出这么多花样,难怪是明清时期的网红首饰
- 阿娇|阿娇不愧是陈冠希“最美前任”,看她重剪短发模样,美回巅峰时期
- 渣男|民国时期一大才子,却是渣男体质,也是才女张爱玲唯一的倾城之恋
- 王莽|为什么一心为百姓好的王莽,最后却被推翻了
- 文人|“相轻”还是“相重”?“魏晋风流”的魏晋时期文人相处之道分析
- 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时期的怪现象:益州在蜀国,为何益州太守在魏国?
- |明代青花瓷器在中国青花瓷中影响深远
- 和珅|乾隆时期三大臣子和珅、纪昀、刘墉,职位高低如何排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