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台挥麈|一部无言的文明史诗阿富汗文物珍宝展( 三 )


一方面 , 法国学者们迫切想从贝格拉姆遗物中找到佛像起源的证据 , 他们对出土的印度风格象牙雕刻的人物故事装饰图案进行辨识 , 希望从中找到佛教传播图像的影子 。 因为这些婀娜的女性服饰图案和古代建筑图案 , 很容易让人想起桑奇大塔和巴尔胡特等地区的早期佛教建筑及其装饰 , 早期印度佛教美术的传播是否到达贝格拉姆地区 , 再进一步传播进入中亚和中国 , 这些佛像传播路线考量是当时人们关注的焦点 。 虽然最后从象牙雕刻的图像上无法获得直接佛教影响的证据 , 但是体现了印度文化与此地区的密切交融 。
兰台挥麈|一部无言的文明史诗阿富汗文物珍宝展
文章图片
出土于蒂拉丘地6号女性墓葬的兽形黄金手镯
古代世界文明的十字路口
阿富汗被称为“文明的十字路”是中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汇的原点 , 东西方文明的交融也都伴随着战争、贸易而同样进行 , 欧亚大陆之间的文明互动一直生生不息地持续着 。 但同样 , 文明的十字路口也意味着是一个交流的廊道和交叉点 , 一些物质文化继续传播 , 留下的痕迹可能不会那么丰富 , 也有可能是属于文明的边缘地区 。
展览中的阿伊哈努姆(AiKhanoum)遗址在远东希腊化研究史上具有划期的意义 , 因为其代表着希腊城邦文明在中亚地区的延续 。 保罗·伯纳德博士(PaulBernard)从1964到1978年带领法国驻阿富汗考古队在该遗址展开发掘 , 考古成果陆续公布于众 , 大量的希腊文物、文字材料出土 , 填补了希腊在远东资料的空白 。 但最初制定的考古发掘计划由于战争而中止 , 很多未能调查和发掘的地区也因为军阀混战和不法分子的盗掘破坏而成为废墟战场 。 阿伊哈努姆这个城市延续了将近2个世纪 , 可以算是当时东方希腊化文化的中心 。 公元前145年以后 , 游牧民族月氏和塞族持续入侵该地区 , 不久之后该城市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 逐渐湮没在历史长河里 。
这一时期苏联考古队也对巴克特里亚地区的早期遗址和贵霜时代遗址进行了调查 , 1978年 , 苏联考古学家维克托·萨瑞阿尼迪(ViktorSarianidi , 1929-2013)在“大夏”国都的西南位置蒂拉丘地发现了游牧部落墓葬 。 考古学家从出土的钱币学证据确认该墓葬遗址的年代学约在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之间 。 这个时期正是贵霜帝国的建国之初 , 贵霜人联合诸多游牧部落 , 打败希腊人在巴克特里亚地区的统治 。 并且根据中国史料记载 , 这批游牧民族中很有可能是从中国西迁的大月氏 。
兰台挥麈|一部无言的文明史诗阿富汗文物珍宝展
文章图片
4.出土于蒂拉丘地1号女性墓葬的希腊式戒指
5.出土于蒂拉丘地6号女性墓葬的圆形装饰物
6.出土于蒂拉丘地4号男性墓葬中猛兽相搏纹样的黄金饰品
过去有人曾悲观地认为希腊城邦灭亡、游牧民族统治的时期是阿富汗文明史的黑暗时期 , 并且这一黑暗时期一直持续到贵霜王朝建立 , 大概150年左右 。 但蒂拉丘地黄金宝藏似乎可以推翻了这一观点 。 我们从蒂拉丘地的展览中可以看到阿富汗古代游牧民族的矛盾性格和独特的审美趣味 , 游牧民族一方面破坏着先进的希腊城邦文明 , 另一方面也享受着华丽的东西方物质文化 , 而且很有可能是部分地使用着希腊文字 。 从墓葬文化、出土器物观察 , 很多希腊风格的饰品、罗马时代的新作品传入该地区 , 这些墓室出土的金器上也隐藏着多元文化的线索:罗马、印度和帕蒂亚(安息)帝国的钱币、来自伊朗的绿松石、印度的象牙梳子、中国西汉昭明镜(未展出) 。
尽管蒂拉丘地的出土品是紧急抢救性考古墓葬文化的一部分的产物 , 发掘后因为战乱也一直未进行展示 , 但我们仍从展览文物中看出浓厚的世界观气息 。 展陈中的文物中有很多是墓主人生前所使用的物品 , 它们还原出早期丝绸之路上人们充满活力的景象: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 , 青金石、绿松石、玛瑙、铜料、金、银在这条路上来回流转 , 希腊-罗马、印度、中国、中亚、美索不达米亚和游牧文明在此融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