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李贺千古名句“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如何赏析?( 二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我们要赏析了解前人诗作 , 搞清楚情感逻辑是最简单的方法 。
这首诗大概是在唐元和八年(813年) , 李贺因病辞去奉礼郎职务 , 从长安前往洛阳的途中所作 。李贺是典型的少年天才 , 但是家境困顿 , 正值青春应考之际 , 却要为父守孝三年 。
得到韩愈青眼 , 参加科举 , 却有人举报李贺父名“晋肃”、“晋”字与“进士”的“进”犯“嫌名” , 尽管韩愈“质之于律”“稽之于典”为其辩解 , 终无可奈何 , 李贺不得不愤然离开 。
真是人在家中坐 , 锅从天上来 。这种荒唐的排挤理由 , 也让李贺早早地领教了世途险恶 。因为“唐诸王孙”的身份 , 加上韩愈的大力举荐 , 后来还是召入京做了个小官 , 不过对于年轻人的鸿鹄之志来说 , 官小言微 , 心事困顿 。过了两年 , 终于因病辞官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就是在这个时间点上 , 在去洛阳的路上 , 李贺看到魏明帝徙铜人的旧迹 , “百感交并 , 故作非非想 , 寄其悲于金铜仙人耳” 。
所以这首作品更多地是糅杂了诗人本身仕途、人间的感怀 , 对汉唐的天下兴亡有大而化之的感叹 , 但终归是落到自己身上 。
【Array|李贺千古名句“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如何赏析?】魏明帝曹叡大兴土木 , 迁汉武帝长安宫中的铜人到洛阳 , 有记载是在青龙三年(235年) 。不过作为诗歌创作 , 李贺可能是听说 , 也可能是几百年过去了 , 魏晋文史散乱 , 这种君王的不当行为可能并没有被详细记载 。这里就是指这回事 , 至于具体是哪一年 , 无伤主旨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曹叡在青龙元年八月 , 下令“宫官”(三国中写的是马钧 , 能工巧匠)带着车子西去长安取汉武帝的“捧露盘仙人” 。
为什么要去取呢?因为汉武帝命长 , 据说就是用这个铜人每天承接的露水 , 调和玉屑服用 , 延年益寿——曹叡也想活得更久 。
他们在取下铜盘 , 装上铜人准备西行时 , 铜人忽然流出眼泪 。有感于此 , 唐诸王孙李长吉写下这首《金铜仙人辞汉歌》 。
这是一首押仄声韵的古体诗 , 因此才会有将“天亦老”作为出句 , 改成主席七律的可能性 。古体诗我们就不纠结平仄问题 , 直接看内容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茂陵刘郎秋风客 , 夜闻马嘶晓无迹 。”“茂陵刘郎” , 就是指汉武帝刘彻 , 葬于茂陵 。“秋风客”还是代指刘彻 , 因为他曾经写过《秋风辞》 。有人夜间听见茂陵中刘郎的魂魄巡游汉宫 , 仗马嘶鸣;可是天亮时这一切都消失了 , 什么迹象也见不到 。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那是因为有事情要发生了 , 所以发生异象 。李贺是很喜欢写鬼神的 , 他对汉武帝直呼“茂陵刘郎” , 并没有禁忌和束缚 。
“画栏桂树悬秋香 , 三十六宫土花碧 。”汉代班固的《西都赋》:“离宫别馆 , 三十六所 。”这里就是指长安旧宫殿 。“桂树悬秋香”点出时节八月中 。“土花”就是苔藓 。
那些曾经的雕栏画栋 , 依旧在桂树飘香中幽静 , 长安宫荒芜已久 , 宫殿里尽是野草苔花 。
此两联四句 , 写时移世易 , 繁华不再 , 曾经的汉武大帝 , 宫廷冷落 , 甚至闹起鬼来 。金铜仙人一直矗立在这里 , 眼中沧海桑田 。
推荐阅读
- 项羽|项羽用激将法气刘邦,想要单挑定胜负,刘邦留下七个字,流传千古
- 危岩若削|忠义传千古,山水皆文章!山西这个地方你来过吗?
- 补药|他是千古帝王之一,但同时也是史上第一位被“补药”毒死的皇帝
- 苏轼|苏轼著名的一首残词,还没写完就流传千古,至今无人敢补!
- 苏轼|苏轼写下一首千古名作,以前不理解,现在不想懂
- 隋唐|唐朝最豪放的女诗人,留下了千古名句,英年早逝令人唏嘘
- 杜甫|杜甫登楼远眺,写下一首千古名作,雄浑的盛唐气象令人赞叹
- 君王皇帝|秦始皇是暴君?就凭其建立的大一统思想,就足以成为千古一帝
- 骆宾王|7岁骆宾王写下一首诗,短短十八个字,便成千古名作
- 诗词歌赋|如何用诗词表达对一个人的思念?李清照这首千古名作,堪称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