颛顼|朱乃诚:五帝时代与中华文明的形成( 三 )
第二 , 继黄帝时期之后进一步发展社会财富 。 《国语·鲁语下》载:“黄帝能成命百物 , 以明民共财 , 颛顼能修之 。 ”社会财富的发展 , 是私有财产发展的一种现象 , 个人财富能够逐步积累 , 顺应了社会不断发展的趋势 。
第三 , 依据天象 , 发展农业 , 稳固社会民众 , 推进社会发展 。 《国语·鲁语下》言:“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 。 ”
依据以上对先秦文献分析的颛顼与帝喾时期社会的主要特征 , 对照考古学发现与研究的成果 , 大致可以明确颛顼与帝喾时期可能处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400年之间 。 这时期社会的突出特点是:祭祀广泛流行 , 同时战争愈加激烈 。 祭祀已经成为当时社会活动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 。 同时祭天敬神 , 祭地为民 , 天神与祖先神在祭祀活动中分开并分别进行 , 即颛顼“绝地天通” , 产生了专门的祭祀成员 。
这种祭祀活动流行的现象 , 反映在考古学方面 , 主要有良渚文化中期出现的十分规整的三色祭坛墓地以及玉器上的神人图像 。 如浙江省余杭瑶山祭坛墓地、反山祭坛墓地 , 及其大墓中出土的玉琮、玉钺等高等级玉器上雕琢的神人图像 。 这种神人图像一直延续发展至良渚文化晚期 。 还有江汉地区的屈家岭文化亦流行祭祀活动 。 如湖北省天门石家河等遗址发现的大型祭祀道具——大型陶管状筒形器群 。 该时期在黄河流域出现的建筑物奠基遗存 , 也是祭祀活动频繁状态下的产物 。
(三)唐尧与虞舜时期社会的主要特征、年代与相应的考古学现象
将颛顼、帝喾时期与唐尧、虞舜时期分属早晚两个时期 , 从古文献记载的各自的事迹与特征方面 , 很容易区分(见后述) 。 反映唐尧与虞舜时期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突出特征 , 先秦文献记载较多 , 这与先秦文献记述颛顼与帝喾的事迹较少的现象 , 形成鲜明对比 。 同时 , 在先秦文献中有时会将一些事迹合列在黄帝、唐尧、虞舜名下 。 如《周易·系辞》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集诸子各家及亲自走访四方耳闻所得 , 将尧舜事迹进行了重点描述 。 其中 , 对虞舜的记述 , 内容最多 , 约占《史记·五帝本纪》的三分之二 。 现择其反映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突出特征分析如下 。
第一 , 尧调解各部族之间的矛盾 , 合和万国 , 成为万国的盟主 。 《史记·五帝本纪》载尧“黄收纯衣 , 彤车乘白马 , 能明驯德 , 以亲九族 。 九族既睦 , 便章百姓 。 百姓昭明 , 合和万国” 。 一人独尊的社会特征已经不限于本部族内 , 而是在“万国”的层次上形成 。
第二 , 尧观象授时 , 发展天文历法 , 推进农业发展;按照天时历象、春夏秋冬的自然环境条件发展社会经济 。 《史记·五帝本纪》载:“乃命羲、和 , 敬顺昊天 , 数法日月星辰 , 敬授民时 。 分命羲仲 , 居郁夷 , 曰旸谷 。 敬道日出 , 便程东作 。 日中 , 星鸟 , 以殷中春 。 其民析 , 鸟兽字微 。 申命羲叔 , 居南交 。 便程南为 , 敬致 。 日永 , 星火 , 以正中夏 。 其民因 , 鸟兽希革 。 申命和仲 , 居西土 , 曰昧谷 。 敬道日入 , 便程西成 。 夜中 , 星虚 , 以正中秋 。 其民夷易 , 鸟兽毛毨 。 申命和叔 , 居北方 , 曰幽都 。 便在伏物 。 日短 , 星昴 , 以正中冬 。 其民燠 , 鸟兽氄毛 。 岁三百六十六日 , 以闰月正四时 。 信饬百官 , 众功皆兴 。 ”
第三 , 虞舜代唐尧经历了艰难复杂的历程 。 《史记·五帝本纪》载:“于是尧妻之二女 , 观其德于二女 。 ……乃使舜慎和五典 , ……乃徧(遍)入百官 , ……宾于四门 , ……尧使舜入山林川泽 , 暴风雷雨 。 ”尧对舜进行了三年的各种考验 , 并经过二十年的代理执政考察其能力之后 , 虞舜才最终替代唐尧“摄行天子之政” 。
第四 , 舜四次巡视四方 , 使得唐尧盟主的影响达到十二州的范围 。 《史记·五帝本纪》记有:“于是帝尧老 , 命舜摄行天子之政 , 以观天命 。 ”舜 , “岁二月 , 东巡狩 , 至于岱宗 , ……五月 , 南巡狩;八月 , 西巡狩;十一月 , 北巡狩;……五岁一巡狩 , 群后四朝 。 ……肇十有二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