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卷|深网丨没落的胶片巨头柯达,特朗普为何选中它?( 二 )
1975年 , 柯达应用电子研究中心工程师史蒂芬·沙森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 , 这台“手持式电子照相机”的出现颠覆了摄影的物理本质 , 可惜公司并未意识到这项技术的潜力 。
柯达主要竞争对手富士更早尝试数字化转型 , 1988年富士联合东芝推出了第一台商用数码相机 , 这让富士更早的摆脱了对胶卷业务的依赖 。
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 , 传统胶卷市场持续萎缩 , 彩色胶片市场每年以20-30%的速度下滑 。 与此同时 , 柯达全球范围内的原有胶卷业务 , 还遭到富士、佳能、尼康等竞争对手蚕食 , 市场份额从1999年的27%降至2010年的7% 。
柯达并非没有察觉到危机 , 90年代前后 , 柯达便开始推动公司业务变革:拓展制药业务、进入中国等新兴市场、进军数码相机领域 。
文章图片
从变革到破产
1988年 , 柯达成立“伊士曼制药”事业部 , 随后耗资51亿美元收购制药商Sterling Drug , 主要生产阿司匹林等常规药物 , 但由于未取得预期收益 , 并面诸多经营问题 , 1994年 , 柯达以29.25亿美元的价格将医药业务打包出售给了SmithKline Beecham(葛兰素史克前身) 。
经营六年的医药业务尝试铩羽而归 , 柯达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老本行 , 新上任的公司总裁裴学德将目光瞄准了中国等新兴市场 。
1994年秋天风景宜人的西子湖畔 , 裴学德在杭州提出了一个十分疯狂的动议:柯达出资不少于10亿美元 , 全行业收购中国胶卷企业 。
当时的状况是:1993年前后 , 国内胶卷企业全数亏损 , 行业总负债超过100亿元 , 而柯达则在富士的步步紧逼下 , 节节败退 。
经过四年艰苦谈判 , 1998年 , 柯达公司以12亿美元的价格 , 将中国境内除“乐凯”之外的感光材料生产企业全部纳入旗下 。
这项被称为“98协议”的商业事件 , 背后主要推动者是当时柯达大中华区总裁叶莺 。 五年后的2003年 , 叶莺又主导了柯达与乐凯胶片联姻一事:柯达以1亿美元现金和其他资产换取乐凯20%的股份 。 通过结盟 , 两者在中国胶卷市场的份额合计超过70% 。
大中华区一度成为柯达最大营收和利润来源 , 国际市场上被富士打得晕头转向的柯达在中国找回了尊严 , 而主要功臣叶莺也成为名噪一时的女企业家 。
柯达在中国市场初获成功 , 但向数码领域的转型却并不顺利 。 2003年9月 , 柯达宣布实施重大战略转型 , 进军数码领域 。 2004年 , 柯达亏损1.13亿美元 , 2005年亏损7.99亿美元 , 2006年亏损3.46亿美元……亏损持续居高不下 。 哈佛商学院曾在一份案例中测算 , 柯达每卖一台数码相机就会亏损60美元 。
在中国 , 柯达与乐凯胶片的联姻仅仅维持了四年 , 柯达出售持有的20%乐凯股份 , 前后损失近亿美元 。 全球市场的业绩表现更不乐观 , 柯达财务状况持续恶化 。
2009年5月 , 被誉为“柯达女神”的叶莺宣布离职 , 两年后 , 柯达申请破产重组的消息传出 。
2012年12月 , 柯达以5.2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旗下数码影像专利 , 让人唏嘘的是 , 这些专利原本估值高达26亿美元 , 而接手者正是谷歌、苹果等新兴科技巨头 。
破产后 , 柯达持续精简业务 , 聚焦打印系统和商业影像 , 上一次被媒体关注还要追溯到两年前其数字货币ICO时 。
2019年柯达全年营收为12.42亿美元 , 同比减少5.9%;利润1.16亿美元 , 同比减少 ;研发投入为4200万美元 , 同比减少12.5% , 研发投入占比从4%将至3% 。 很大程度上 , 已丧失商业想象空间 。
这次事件之前 , 柯达的股票几乎无人问津 , 提供贷款的特朗普称得上柯达的白衣骑士 。
推荐阅读
- 伊周潮流|美妆胶卷 |点击get万茜同款护肤秘诀~
- 科技生活迷|发射阵地就已经暴露了,科普知识大揭秘:为什么炮弹还没落地
- 趣历史杂谈|杀死Tiktok,扎克伯格脸书帝国的阴暗面,深网|讨好特朗普
- 公司|深网丨没落的胶片巨头柯达,特朗普为何选中它?
- ZAKER|怎么突然间成了美国医药独立自主的唯一希望?!,做胶卷的柯达
- 随风的生活|强度越来越低,逐渐没落的几位英雄,王者荣耀:近几个赛季中
- 英雄联盟|宇航狙胜率惊人 暗星刺没落 源计划重现江湖!云顶10.15吃鸡率排行榜
- 触发|胶卷大王柯达进军制药行业,股价飙升650%
- 柯达|“风暴”中的柯达:胶卷巨头转型制药,三大问题待解
- 柯达|“风暴”中的柯达:胶卷巨头转型制药 三大问题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