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网|社区食堂一餐饭如何吃出满满获得感
入伏的上海 , 气温不断攀升 , 黏糊糊的体感成了夏日标识 。 为了躲避直射的阳光 , 阿姨妈妈们把买菜时间提前又提前 。 即便如此 , 午间那犹如蒸笼的闷热厨房却依旧躲不过 。 73岁的钟阿姨终于告别这样的夏日烦恼 。 就在今天 , 三林镇社区长者食堂正式开业 , 一餐1000客的堂食、外卖总量 , 足以承包周边15分钟生活圈内的老人所需 。
在结算柜台上 , 一张大屏格外引人注目 。 引入智能化设备 , 为老人们结算埋单提供了便利 , 整个过程不超过1分钟 。 “实在是太方便了!”钟阿姨在体验过后兴奋地说道 。
一直以来 , 上海在智慧养老领域不断探索、试水 。 在这间科技感十足的社区食堂 , 便利支付仅仅是第一步 。
保留老人们的乡土记忆 , 也不断尝试创新菜单
上午10点半 , 刚开业的社区食堂已进入“高峰期” 。 在助老餐领域深耕近10年之久的鲁小锋并不意外 , 早早就做好了准备 。 “老人们的生物钟比较早 , 我们其他的助餐点也经常是10点多就排满了人 。 ”鲁小锋说 。
阔长的档口前 , 椒盐虾、百叶结烧肉、红烧脚圈、剁椒青鱼、糟溜鱼片、手工蛋饺一字排开 , 鲜亮的颜色不禁让人食指大动 。 虽然菜品勾人食欲 , 但不少老人们难免心里疑惑 , 这些或椒盐或浓油赤酱的菜品 , 能满足自己的“养生”需求吗?上了年岁的他们 , 难免有一两样慢性病缠身 , 饮食中的“负面清单”自然也有不少 。
为此 , 食堂运营总监李国强专门向采访人员解释起了其中的种种巧思 。 从他们的运营经验来看 , 不少老人都会天天来社区食堂报到 。 也因此 , 他们希望能在菜单上不断“翻花样” 。 以剁椒青鱼为例 , 这道本不应出现在社区食堂的重口味菜品经过厨师的一番改良后 , 竟也获得了积极反响 。 “外面餐厅的剁椒大多都是直接买来的 , 辣度比较高” , 李国强告诉采访人员 , 他们在制作这道剁椒青鱼的过程中 , 由厨师手工制作剁椒 , 既能确保菜品色相 , 也能保证老人们能接受这样的辣度 。
三林镇地处浦东新区西南部 , 曾经的农村记忆让本地老人至今仍保留着独特的饮食习惯 。 为此 , 食堂也十分用心地加出了几道本地老人惦念的“老菜” , 包括手工蛋饺、糟带鱼等等 。
以社区食堂为载体 , 试水“文养融合”新路
如果说社区食堂里的保留菜品最大限度地还原了老人们的舌尖记忆 , 那么紧邻社区食堂的三林民俗文化艺术馆则生动再现了老人们熟悉的种种生活场景 。 被标注为“小康之家”的场景中 , 老式收音机、洗脸盆、洗衣机整齐排列 , 绿白相间的墙面仿佛将人一下子带入了上世纪80年代 。
“我们不仅将社区食堂当作解决老人吃饭问题的助餐场所 , 更希望将它的潜力充分激发 。 ”三林镇相关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 , 他们希望通过进一步完善助餐点、社区长者食堂建设 , 将更多老人从家中吸引出来 。 在此过程中 , 以老人们的“一餐饭”需求为突破口 , 他们将把更多元的养老服务融入其中 。
推荐阅读
- 第二天小米社区就发布了负一屏的内测申请,我自己很满意
- 娄底新闻网|预备警官进社区宣讲疫情防控暨普法教育知识
- 文汇|水上移动医院成为上海应急救援新利器
- 文汇|中国首届华语音乐剧大赏昨晚举行,微博话题阅读量破亿
- 文汇|《忘不了餐厅》《乘风破浪的姐姐》等综艺凭借现实主义表达,收获巨大关注
- 文汇|培养高学历“阿姨”,折射家政行业新趋势?
- 文汇|云南白药上海国际中心落户闵行 运营规模超过100亿元
- 文汇|上海国际青少年科技博览会前天开幕 呈现科创盛宴
- 文汇|杨浦区联手上海体育学院推出创新型社会服务项目
- 文汇|上海老啤酒厂改造:区块链赋能建筑业“第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