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扇耳光、用自行车撞、拿菜刀划……我想要你的爱,你却想要我的命

01
近日,网传一骑自行车的女子扔了垃圾,路过的小女孩随手捡起来,扔到垃圾箱。
女子感到尊严受损,于是用自行车疯狂地连续撞击小女孩身体,同时对女孩大打出手,连连掌掴——是那种能把人扇聋的力道。
此视频一经曝光,激起了网友的极大愤慨,纷纷要求警方介入,查明打人者身份。
很快警方通报,视频中成年女子与小女孩系母女关系。
据该女子自己说,她是因为女儿扰乱课堂纪律并与其他学生发生纠纷被学校约谈两次而气愤,于是在大街上对女儿进行打骂体罚。
 想要|扇耳光、用自行车撞、拿菜刀划……我想要你的爱,你却想要我的命
文章图片

有网友说:
“其实从孩子被打时麻木的状态推测,大概率是亲妈,那种歇斯底里、恨之入骨,多半是对自家孩子,对外人一般不敢这么嚣张。”
这让我想起了2019年末,一条登上热搜榜的新闻,陕西西安一名七岁男童被妈妈长期家暴。
原因是因为和孩子爸爸离婚了,二十多岁的妈妈每当心情不好,就用电线刀具等打他。
视频中,男孩的背上、脖子上、脸上、腿上、前胸皆为青紫色的伤痕,其中前胸的伤是用切菜刀划伤的。
面对采访人员的不忍,男孩帮妈妈辩解说:“我妈妈又不是故意的,她平时都拿刀打我的,一不小心就划了一下。”
男孩后来经治疗出院,暂住在儿童村,其母已被警方拘留。
采访人员问男孩:“想妈妈吗?”
男孩说了两遍:“想妈妈”。
采访人员问:“想妈妈什么?”
小男孩说:“什么都想。她打我我也愿意天天跟她在一起。”
“打就打吧,要不然我没妈妈了。”
 想要|扇耳光、用自行车撞、拿菜刀划……我想要你的爱,你却想要我的命
文章图片

听着孩子稚嫩的声音,看着遍体鳞伤的小身体,很多网友气愤得无以复加,纷纷质问:这下手的是亲妈吗?!
亲妈。
一个网友说:
“我把你当成我的命,你却想要我的命。”
以上两个案例已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打小孩”,这完全符合美国作家、心理学家辛格妮?惠特森对于“霸凌”一词的定义:
“霸凌”是指“明确蓄意下的攻击行为,并随着时间推移不断重复,且有双方力量显著失衡的特征。”
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学校、公司、集体宿舍等封闭空间,都有霸凌的发生。霸凌者如狼入羊群,简直无所顾忌、为所欲为。
然而,另一个更常见的、霸凌高发的封闭空间,犹如深渊,更加隐蔽,也更不敢被人所提及——
那就是家庭。
02
根据2014年一项新浪教育的调查称:
84%的家长承认打过孩子;
8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曾被父母打过,而且不止一次。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的调查曾显示,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有超过70%的孩子被父母打过。
数据如此惊人,但为何家庭中的霸凌相对不易察觉?
因为它属于“关系中的霸凌”,常常躲在“爱”、“关心”、“为你好”等情感背后。
 想要|扇耳光、用自行车撞、拿菜刀划……我想要你的爱,你却想要我的命
文章图片

很多信奉孩子不打不行的家长都说过这样的话:
“孩子被打了以后还是黏着自己,爸爸妈妈叫得很欢。”
“没有什么是一顿打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甚至还有人说:
“我们这一代人哪个从小不挨打?我就是被打大的,现在也挺好的。”
有这样认知的人,比被打更悲哀的是至今不知道自己童年失去了什么。
对生命的尊严和美,已失去尊重和敏感,这恰好说明了被打的恶果。
03
“他眼睛一瞪,我就浑身冰冷僵硬,他一吼,我就大脑一片空白。
他的巴掌打下来,我反倒安心了。
疼的印象都没那么深,他爆发之前的担惊受怕和被打后的委屈心酸,是最磨人的。”
——曾有网友这样描述童年时挨父亲打的感受
加拿大一所儿童医院的研究显示,童年时期频繁被暴力对待,会导致孩子大脑前额叶中灰质的减少,而大脑灰质主导着人类的学习能力,也包含感知能力、语言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等。
 想要|扇耳光、用自行车撞、拿菜刀划……我想要你的爱,你却想要我的命
文章图片

此外,大脑灰质是自控力的关键,灰质所在的前额叶片,就是帮助你理性分析问题、做出正确决定,并在你冲动时帮助你回归理智的部位。
很多针对大脑灰质量的研究发现,在经过MRI大脑扫描之后,那些经历长期挨打、体罚的孩子和青少年,大脑中灰质的量普遍少于家庭和谐温馨的孩子。
也就是说,经常挨打的孩子在认知功能、记忆发展、以及自我控制能力方面,落后于正常发育的孩子。
 想要|扇耳光、用自行车撞、拿菜刀划……我想要你的爱,你却想要我的命
文章图片

除了导致大脑灰质减少,频繁体罚还会改变海马体的结构。
哈佛大学一项实验结果表明,长期挨打的人,无论他们的健康程度如何,他们大脑中海马体的体积都出现了平均6%的减少。
而这会导致成年后抑郁症的发生。
谁都知道,面对父母的吼叫、推搡、毒打时,孩子肯定是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的,他的大脑会释放出大量的压力荷尔蒙,并启动应激机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