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致敬!抗洪大堤上的“后浪”( 四 )


“90后”士兵庄臣入伍前是某国企管理人员 。2018年 , 他瞒着父母报名参军 , 原单位为他保留了公职 。
很快 , 两年服役期满 。上个月 , 连队摸底 , 庄臣报了“留队” 。其实 , 他那会儿还是有点拿不定主意 。
抗洪任务结束 , 他冷静思考后 , 再次做了一个决定:留下来 。
由内而外的变化 , 是新生 , 也是成长 。像庄臣一样 , 很多抗洪官兵都经历着这样的蜕变 。
上大堤前 , “黄继光英雄连”二班班长姜法在铁锹把上写了一个名字 。战友纷纷效仿 , 一夜之间 , 每个铁锹上都写了3个字——黄继光 。姜法说:“向英雄学习 , 不是口号 , 而是行动 。”
扛沙袋 , 赵亮星都是两个“起步” 。他的胳膊上被碎石划出一道道细小的伤口 , 脖子也被沙袋磨得红肿 。“我要用实际行动证明 , 大学生士兵一样吃得了苦!”
指导员吴健发现了更多变化——
有个兵 , 平时一干工作就两眼无神 , 提不起一点兴趣 。没想到 , 抗洪时他扛着沙包 , 和战友响亮地打着招呼 , 眼睛里闪着一道充满力量的光 。
还有一名大学生士兵 , 平时考虑自己多 , 替战友着想少 。7月19日晚上 , 官兵们在大堤上接高处抛下来的沙袋 , 有个战友不小心离溃堤太近 , 他大喊一嗓子:“当心!往后退点 。”
那个亮晶晶的眼神和这大吼的一嗓子 , 令指导员吴健难忘 。
抗洪一线 , 一家地方电视台正在采访一名年轻战士 。
“如果大堤决口 , 你怎么办?”电视台采访人员问 。
“这都不是事儿 , 干就完了!”这名战士毫不迟疑地大声回答 。
听到这个回答 , 指导员安双斌感慨不已:每名官兵都是一颗钻石 , 只有调整好视角 , 才能看到他们的璀璨 。
调整好角度 , 让每个“钻石”发出原本的光 , 连队想了不少招儿——
大堤上 , 和父母妻儿亲情连线 , 让家人的鼓励 , 鼓荡起年轻官兵远行的帆;给兵爸兵妈转发“空军在线”公众号推送的文章 , 让父母为孩子自豪的同时 , 也让年轻官兵自省:这才是青春和奋斗的样子 。
洪水退去 , 部队回撤 , 官兵们又切换回原来的节奏 。
忙着准备下一步游泳训练任务的安双斌 , 偶尔还会想起一望无际、碧波荡漾的湖 , 还会想起这样一个场景——
形势危急 , 连队召集官兵列队 , 紧急抽组应急小分队 。
“熟悉水性、敢到水里堵决口的 , 出列!”
毫不迟疑 , 一些官兵站了出来 。他们的眼神里 , 闪烁着坚定有力的光芒 。
(采访中得到何三元、熊浩、张哲、谢程宇的协助 , 在此致谢 。)
扫描二维码 , 进入“空军在线” , 看空降兵如何《挡风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