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眼|饮伏茶、晒伏姜、煮荷花粥 苏州人的大暑仪式感满满
7月22日大暑将至 , 由于今年的黄梅天持续时间比往年更久 , “小暑大暑 , 上蒸下煮”的感觉并没有出现 。 然而 , 在大暑时节 , 老苏州有着诸多规矩和讲究 , 7月20日 , 在苏州姑苏区白洋湾街道南山社区 , 老苏州们一起饮伏茶、晒伏姜、煮莲花粥 , 用传统民俗的仪式感 , 迎接“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到来 。
晒伏姜:入伏晒到出伏
【扬眼|饮伏茶、晒伏姜、煮荷花粥 苏州人的大暑仪式感满满】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 。 大暑节气 , 在白洋湾一带的老苏州 , 家家户户会做伏姜 。 老苏州张惠珍在每年大暑来临前 , 都会做伏姜 , “把生姜切片或者切丁 , 与红糖放在一起 , 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 , 置于太阳下晒 。 要从入伏一直晒到出伏 , 经过烈日的暴晒 , 姜和糖充分溶解 , 有驱寒保健的功效 , 我每年都做给老伴吃 。 ”张惠珍说 , 做好的伏姜还会送给邻里乡亲 , 每年大暑时节 , 不少邻居都会去她家一起制作 , 出伏之后就可以喝上一杯暖暖的红糖姜茶了 。
张惠珍带领居民制作伏姜
7月20日 , 张惠珍来到社区 , 手把手地教邻里一起制作伏姜 。 “做伏姜听起来很复杂 , 其实做起来一点也不难 。 ”采访人员看到 , 张惠珍一边示范一边讲解 , “先将老姜冲洗干净 , 再用适量的小苏打放入水中浸泡15分钟 , 将生姜切成小块 , 更易于红糖吸收 。 ”张惠珍将切好的生姜放入玻璃瓶 , 一层红糖一层姜叠交放 , 用手压紧 , 再将准备好的纱布封口 , 用绳子扎紧 。 “伏姜要晒满整个三伏天 , 让红糖和生姜充分融合 , 更利于相互吸收 。 晒好后密封保存 , 吃的时候用温水冲开即可 。 ”听完张阿姨的讲解 , 大家纷纷动起手来制作 。 杨一一小朋友好奇地要一起制作伏姜 , 张惠珍笑着说:“小朋友要认真学 , 老一辈的传统习俗要靠你们传承下去 。 ”
喝伏茶:大暑节气的仪式感
伏茶 , 顾名思义 , 是三伏天喝的茶 。 袁胜萍是茶艺达人 , 每年大暑这天 , 她都会煮上一壶伏茶 , 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品尝 。 “伏茶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10多味中草药煮成 , 金银花清热祛暑;甘草味甘 , 补脾益气;麦冬润肺清心、泻热生津……这些都非常适合大暑这个时节饮用 。 ”袁胜萍说 , 喝伏茶其实是对于大暑节气的一种仪式 。 很多人盛夏都喜欢来杯清凉的冷饮 , 事实上 , 品一杯热茶 , 更适合炎炎夏日 。
小朋友们品尝泡好的伏茶
居民们围坐下来 , 袁胜萍拿出准备好的“伏茶”及茶具 , 开始给大家泡制伏茶 。 “虽然伏茶好喝 , 但大家饮用也要适量 , 要注意因人制宜 。 ”袁胜萍提醒大家 。 袁胜萍将泡制好的茶倒入茶杯中 , 一股清香扑鼻而来 , 大家迫不及待地拿起茶杯品尝 。 居民吴香是新苏州人 , 她品了一口茯茶 , 赞叹道:“这茶还是第一次尝到 , 闻起来清香 , 喝起来清甜可口 。 ”大家一边品着茶一边聊着避暑的方法 , 回忆起童年夏日的乐趣 , 仿佛回到了小时候 。
荷花粥:新鲜荷花现摘熬煮
苏州以水城著称 , 盛夏季节 , 最常见的风物便是荷花了 。 炎炎夏日 , 一碗荷花粥 , 清心怡人、美容养颜 , 是消暑的上佳选择 。 “荷花和荷叶是我家老头子一大早去城外荷塘里现摘的 , 洗干净熬煮一小时 , 煮出来的粥自然清新鲜甜 , ”老苏州张玲金笑着说 , 荷花粥做法简单 , 先将洗净的新鲜荷花和冰糖一起泡出荷花水 , 再用荷花水煮出荷花粥 , 出锅之时 , 满室清香 。
推荐阅读
- 扬眼|遭专业乐迷质疑不够“地下”,白举纲:狭隘的定义不能代表摇滚
- 扬眼|《八佰》终于来了!定档8月21日
- 扬眼|办广发芒果TV联名信用卡《乘风破浪的姐姐》免费看
- 扬眼|苏北农房改善推进会在徐召开公布江苏第三批特色田园乡村
- 扬眼|天水推多重优惠邀南京市民去打卡,游“丝路”,登麦积山
- 扬眼|播种科学的种子!青少年走进科普基地
- 扬眼|苏州相城区望亭迎湖村廉政主题党课筑牢思想根基
- 扬眼|镇江志愿者联手爱心企业为500户孤寡家庭送清凉
- 扬眼|小菜馆卫生条件不合格?坚决下架
- 扬眼|“轻装上阵”,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一周年:江苏57家企业参与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