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糖橘说娱乐|即是小长安”,唐初与唐末的战争诗缘何两极分化?,“胡尘不到处( 二 )


第一个诗人群体是指从唐朝建立到“安史之乱”之前的近百年时间里出现但未曾经历“安史之乱”的诗人 。 这类诗人因为生活在唐朝最为巅峰的一百年里 , 所以保持着初唐时期朝气蓬勃的奋发向上精神 , 对于战争多是崇拜和支持 。
第二个诗人群体是指经历过“安史之乱”或生于“安史之乱”之后时间里的诗人 。 这些诗人或是亲眼见证了盛世大唐的崩溃 , 或是生于唐朝衰落之时 , 亲身感受到了帝国迟暮的悲凉 。 故而对于战争持谨慎和批判态度 。
这两种战争诗流派虽然思想模式完全不同 , 但却交响呼应 , 完整地勾勒出了唐朝人民对战争 , 对帝国 , 对未来的认知和思考 。
谈到“安史之乱”前诗人的战争诗 , 就要简略回顾一下从李渊登基到“安史之乱”爆发这一百三十几年的国家概况了 。 在这一百多年里 , 唐朝国内除了则天朝有规模较大的叛乱以外 , 剩下的都只是皇宫里边的权力之争 。
总体说来 , 这一百年 , 唐朝国内是比较平静的 。
而这平静的原因则应该归功于唐太宗 。 唐太宗不但以武功建国 , 功勋卓著 , 而且治国成功 。 他用人得当 , 政治开明 , 开创了唐朝繁荣的局面 , 是不可多得的一代君主 。
砂糖橘说娱乐|即是小长安”,唐初与唐末的战争诗缘何两极分化?,“胡尘不到处
文章图片
同时 , 他对外不断开疆拓边 , 东征高丽 , 北伐突厥 , 外族或者邻国主动归附唐朝的记录在此时的史书中非常多 , 所以此时的唐王朝一直都是以一个强国的姿态出现在大众眼前的 。
这种强盛的国家形象 , 当然很容易给人以一种自豪感 , 甚至于今人依然可以从那个时代的诗歌中读出来 。 而战争题材又是最容易激发和表现人的慷慨激昂情怀的一种题材 , 所以此时的战争诗很多都有慷慨之气 。
此外 , 从高祖武德元年到玄宗天宝十四载 , 唐朝进行的战争一直都在边境地区 。 大唐帝国面对的敌人是外敌 , 所以诗歌作品对战争的描述格调比较高 , 宣扬的都是爱国之类的正面口号 , 这自然更加加深了大众对战争的好感 。
这一点从唐代大诗人李贺的名篇《从军行》中就有所体现:
所以 , 即便是安史之乱这场对国家影响非常大的叛乱战争 , 在战争打响之处 , 民间百姓和文坛诗人依旧保持着极其乐观的态度 , 歌颂平叛将士 , 期望王师早日凯旋 。
砂糖橘说娱乐|即是小长安”,唐初与唐末的战争诗缘何两极分化?,“胡尘不到处
文章图片
但“安史之乱”后 , 随着社会矛盾的增多 , 战争也越来越多 , 越来越复杂 。 唐朝的诗人们开始冷静下来 , 仔细思考战争的意义 。 此时的战争诗中虽然还是以追求功名、歌颂胜利等的内容为主题 , 但是面对长时间、大范围的流血与死亡 , 诗人们也没有办法一直保持平静 。
于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起 , 他们的诗歌渐渐有了变化 , 不仅在诗歌里面进行了思考与批判 , 同时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 。 这些思考与批判主要有两方面 , 一是对一些具体的战争反思;二是对“功名”、“战争”进行思考 , 探讨“功名”、“战争”的意义 。
由于“安史之乱”在唐代历史上影响最大 , 所以这时候对“安史之乱”进行思考的诗歌就涌现出来了 。 比如白居易的《胡旋女》和《长恨歌》、李商隐的《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
砂糖橘说娱乐|即是小长安”,唐初与唐末的战争诗缘何两极分化?,“胡尘不到处
文章图片
这些诗歌一般都会叙述“安史之乱”的爆发过程 , 对比“安史之乱”发生前后的国家状况 , 但最重要的是他们在思考“安史之乱”这场极具破坏性战争发生的原因 。
当诗人们接触不到战争或者接触战争时间不长的时候 , 他们是不会深入思考战争的 , 可是当他们亲身体验战争 , 每时每刻都要面对死亡的时候 , 思考就成了诗歌的重要内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