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国科学院院士:水沙不协调是黄河难治症结所在
中新社西宁7月16日电 (孙睿 文思睿)“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 , 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 , 洪水风险依然是黄河流域最大威胁 。 ”中国科学院院士、青海大学校长、水利专家王光谦16日在第二届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上说 。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 , 是中国的第二大河 , 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九省(区) , 全长5464千米 , 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千米 , 年均降水量456毫米 , 蒸发量1067毫米 。
王光谦介绍 , 黄河是世界上输沙量最大、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 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为580亿立方米 , 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6亿吨 , 平均含沙量为35公斤每立方米 , 水沙空间、时间分布不协调 。
与此同时 , 黄河流域性水资源短缺、水沙调控体系不完善以及下游的地上悬河是黄河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 为此要完善水沙调控体系 , 防御特大洪水灾害 , 增加黄河有效水资源量 , 以及保障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
“黄河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其核心问题是水沙 , 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双重影响 , 黄河流域水文泥沙情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 其中潼关站径流量、输沙量与1960年以前相比 , 水量减少44% , 沙量减少85% 。 ”王光谦分析称 , 为治理黄河水沙问题 , 黄委会提出建设三条黄河的流域治理手段 , 其中清华大学承担了数字黄河工程规划 , 用数字化手段研究、模拟、再现和处理黄河问题 。
【黄河|中国科学院院士:水沙不协调是黄河难治症结所在】王光谦表示 , 未来10年、20年和50年内 , 黄河潼关以上区域年均降水量分别为437.57毫米、449.83毫米和471.06毫米 , 相较于1991年至2018年间434.92毫米的年均降水量 , 略有增长但涨幅不大 , 涨幅分别约为0.59%、2.73%和4.73% 。 此外 , 基于机器学习因子气候因子筛选的输沙量预测模型RCP4.5情景下未来10年、20年、50年平均输沙量分别为2.83亿吨、3.13亿吨和4.12亿吨 。 (完)
推荐阅读
- 黄河|六稳六保看河南:百里黄河廊道 处处皆美景
- 吴王古|突发!临猗吴王古渡,车损人伤!拉果子车失控撞上黄河护栏!
- AMD|AMD新增一位全球院士:仅7人获此殊荣
- 诗词|黄河故事原创系列诗词之五十三:等待
- 季子越|开除学籍!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布对季子越处理结果
- 寂寥的称谓|她4次落选院士,学生对她的评价:“人家是勤奋,她是拼命”
- 新材料|俄罗斯院士领衔“科创中国”新材料专场路演
-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越教授将任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首席科学家
- 洪水持续下泄 黄河口河海交汇线向外扩移约3千米
- 季子越|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布对季子越的处理结果:开除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