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忠|东北农民在“稻梦空间”作画 “种”出哪吒、憨豆等形象( 二 )


其实在张爱忠的心里,一直对“农”字充满了感情和希望 。在他看来,农村有广阔的田地,农民有专业的栽种知识和勤劳的品质,东北的土壤和气候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坚守这块黑土地,就是凭着这份从未改变的情感 。
谈起种稻子,张爱忠也深有感触,“别人做‘地头’的生意,不自己种地,而是等稻子成熟了收稻谷,见效当然快 。我做‘田间’的生意,种地、施肥、收割我全参与,见效虽然慢,但心里乐呵,感觉守住了咱农民的根 。”张爱忠说 。
他常常会一大早开着奥迪A8去稻田里巡视,一双黑皮鞋上弄得全是土,他也会在地头拔起一棵野菜,吹都没吹一下就送进了自己的嘴里,有个小伤口了,在田边捧一把水就洗伤口 。
“地里的泥不脏人,是最干净的东西,它养活着庄稼地里的人 。”说完这话,张爱忠古铜色的脸上露出了朴实的笑容,脸上的沟壑也更深了一分 。
如今,园区年收入500万元,接待游客30万人次,“稻梦空间”已经成了沈阳的旅游“打卡地” 。生意干大了,张爱忠接待来访的客人也多了,有人却觉得他越来越“抠” 。有一次一拨客人到访,一个大大的圆桌,他只拿出大葱炒鸡蛋、青椒土豆丝、拌黄瓜等几道农村小菜,吃得客人们舔嘴巴舌,草草收场 。
钱用在干事业上,他却大方得很 。园区建设,对一草一木,他都精益求精,有的园区建设项目弄得反反复复,干完就拆、拆完再干,可他一点都不心疼,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对待游客一点都不能含糊,该花的钱一点都不能省 。”他常常和员工们这样说 。
有人说他无论事业干多大,农民的本性一点都没变,他听到后却很高兴:“这就对了,我本来就是个老农民 。”
张爱忠|东北农民在“稻梦空间”作画 “种”出哪吒、憨豆等形象
文章图片

“稻梦空间”2020年稻田画作品《哪吒》
天马行空的“农把式”
张爱忠身上农民味十足,但绝不是一个保守的农民,敢想、敢闯、敢干是贴在他身上的另一个标签 。
在“稻梦空间”里,到处都有张爱忠的“小心思” 。园区里有喷雾设计,可以在夏天旅游旺季为前来参观的游客降温;稻浪泛舟、赏鱼、漂流和射箭等项目,更能使游客体验原汁原味的锡伯族文化 。
走进张爱忠的办公室,一面白墙上贴满了各式各样的民宿设计图样 。“夏秋季节还能来我们这里看看稻田画,可一到冬天,就失去了旅游亮点 。我现在盖民宿,就是为了增加新的旅游亮点,未来游客不仅能来我们这里感受锡伯族民族特色,还能看到东北乡村与众不同的冬景 。”
让园区职工和农户最服的是张爱忠的“胆大心细” 。
“水稻种植过程中,人工抛肥是最常见的做法,祖祖辈辈也都是这么干的 。”但在一次研讨会上,一种以玉米发酵提取赖氨酸后余下的肥料为原材料,再添加一些原料制造成的水肥吸引了张爱忠的注意 。
“传统方法耗费人工,手工播撒的方式施肥也不均匀 。新式水肥不仅变废为宝,还是有机肥,能保护土壤,成本也更低 。”张爱忠越想越兴奋,恨不得让村里家家户户都能用上这种肥料 。
可回到村里,村民的反应令他有些失望 。“你这肥料靠谱吗?”“我们家还是用原来的肥,你这玩意儿肯定不好使”……潮水般的质疑和反对,让原本对新肥料感兴趣的几家村民也退缩了 。
“他们都不用,我就在自己家的地里给打个样儿 。”为了播撒水肥,张爱忠自己研制了一架机器——他在拖拉机上装上一米多长的水箱,水箱底部打孔,然后通过控制拖拉机行驶的速度,将肥料均匀播撒到田里 。
“肥大了倒伏,肥小了减产 。我自己开着拖拉机,一次次调整车速和发动机的转速,最终确定了参数 。稻田不受欺骗,你怎么对它,它就怎么回报你 。”张爱忠说 。
经过4年的试验,水肥的效果渐渐稳定,地里的收成也逐年递增,村民也都用上了这种肥料 。“以前,一亩稻田施肥成本怎么也要200多块钱,现在我们公司来做,只要120元 。这样一来,我们企业有收入,农户减少了成本,土壤还得到了保护 。”张爱忠不无骄傲地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