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陵|青陵台下埋恩怨 相思树上诉衷肠( 二 )


谋士苏贺看了半天 , 突然悟出 , 向康王说道:“‘其雨淫淫’是说何氏无限悲伤 , 思念丈夫之甚 。‘河大水深’ , 是说她无法往来 , 去探望丈夫 。‘日出当心’ , 是说她将以死拒大王而殉丈夫 。”
康王大骇 , 若有所失 , 终日闷闷不乐 。为防何氏自杀 , 康王下令命宫女严加看守 。
为夫殉节投台死
韩凭闻讯 , 无限悲愤 , 深知再无缘与妻相见 , 便含恨自杀而死 。何氏听闻韩凭自尽 , 痛不欲生 , 暗将衣服腐蚀 , 伺机殉夫 。
一日 , 康王携何氏游青陵台 , 何氏俯视台下 , 突然看到不远处的韩凭坟墓 , 悲痛欲绝 , 泪如雨下 , 遂纵身投台自尽 。
随从官员和宫女无不惊骇 , 急忙阻拦 , 不料衣服因被腐蚀而拉扯不住 , 顷刻间 , 可怜年轻貌美的何氏坠台身亡 。
康王跑至台下 , 见何氏身亡 , 叹息不已 , 恋恋不舍 。这时 , 他突然发现何氏衣带上书有一行小字 , 上写道:“王利其生 , 妾利其死 , 愿以尸首赐凭合葬 。”其意是:大王你想让我活着供你享乐 , 而我却愿为丈夫殉节 。我死后 , 请大王开恩 , 让我们夫妻合葬 。
康王看后大怒道:“寡人偏偏将你们分而葬之 , 使你们生不能同床 , 死不能同穴 。”使两墓相望 , 并嘲笑道:“寡人深知你们夫妻生前相爱不已 , 如胶似漆 。死后若能两墓合在一起 , 寡人就不阻拦你们 。”说罢 , 拂袖悻悻而去 。
在天愿作比翼鸟
此后不久 , 有两棵梓树分别从两座坟墓的端头长出来 , 十天之内就长得有一抱粗 。两棵树树干弯曲 , 互相靠近 , 根在地下相交 , 枝在上面交错 。且树上有一雌一雄两只鸳鸯鸟 , 长期在树上栖息 , 朝夕都不离开 , 交颈悲鸣 , 声声凄惨 。宋国人说这是韩凭夫妻的精魂 , 都为这叫声而伤心落泪 。于是就称这两棵树为“相思树” , 书上的鸟为“相思鸟” 。“相思”之词便源于此 。
至今在青陵台一带 , 还有民间歌谣犹存:“长相思 , 终难忘 , 声声呼唤在睢阳 。青陵台下埋恩爱 , 相思树上话凄凉 。棒打鸳鸯滔天罪 , 千秋万代骂昏王 。”
唐代的李商隐也有一首《青陵台》:“青陵台畔日光斜 , 万古贞魂依暮霞 。莫惊韩凭为侠蝶 , 等闲飞上别枝花 。”
元代庚吉甫编有杂剧《烈女青陵台》 , 后有评剧《青陵化蝶》 。青陵台伴随着“相思”的传说就这样在海内外流传开来 , 故事越流传越凄美 , 逐渐成为日本和东南亚妇孺皆知的传说故事 。
青陵|青陵台下埋恩怨 相思树上诉衷肠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采访人员采访当地村民
据龚庄村82岁的老人崔文昌介绍 , 在20世纪的1988年至1990年间 , 日本中日古文化研究会会长石中胜思先生为寻求爱情典故“相思树”和“相思鸟”的发源地 , 曾遵师遗嘱几度重洋来到商丘青陵台 , 洒酒祭奠 , 以寄哀思 , 并为重修青陵台慷慨解囊 , 希望早日恢复历史古迹原貌 。
凄美流传到如今
唐朝贞观年间 , 青陵台改台建寺为青陵寺 。1948年中秋 , 淮海战役期间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二十七旅全体指战员 , 在青陵寺住有数月有余 , 收到寺院方丈志忠的热情接待 , 并给予财与物的大力支持 。为此 , 四野领导赠赐青陵寺一面“宗教信仰自由”金字牌匾 , 以作留念 。因历史原因 , 在上世纪50年代 , 青陵台被全部拆毁 。而今仅剩遗址尚存 。尽管如此 , “相思树”的故事已经流传两千余载 , 早已深入人心 。
2008年 , 当地村民自发修复青陵寺大殿三间 。虽然占地微薄 , 瓦舍简陋 , 香火凋零 , 满目苍凉 。但其依然能够见证“相思树”“相思鸟”的凄美爱情故事 。仅存的碑文里 , 清晰地记载着宋国亡国之君康王偃的累累暴行 。同时 , 也镌刻着凄婉真挚的爱情传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