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哥的历史说|为啥文官精英阶层表示:打死不换武职?,宋代提倡“文武并用”

继续回到宋明政治生态下武不如文的问题 。 我很爱说的一个笑话是:卫青的出身偏文职(建章监) , 而诸葛亮的出身则偏武职(军师中郎将)——这个其实代表了唐宋以前中国官制的一个特点:
文武不分家

战事一起 , 行政官僚加个将军号就可以领兵出去打仗了 , 等仗打完了回来继续管行政——所谓的“上马管军、下马管民”说的就是这种模式 。 比如《三国演义》中有一段“会稽太守王朗拍马舞刀 , 来战太史慈”……王朗当年是汉朝一郡太守 , 搞不好还真的干得出这种事儿 。 对于这种贵族化官僚 , 是没有制度上的文武之分的 。
军哥的历史说|为啥文官精英阶层表示:打死不换武职?,宋代提倡“文武并用”
文章图片
我们理解的“文武分工”概念要到唐代以后才正式定型 , 武官从制度上被排除在了政治的主角位置之外 。 在国家系统良好的运转的情况下 , 一个常见的政治规则是:身为行政官僚的文臣能够在军事专业官僚(武臣)的领域施加影响力 , 反之则不然 。 具体在宋明的地方统兵体制上 , 就是由作为文臣的主帅负责协调统筹所在行政区的一切资源为战争服务 , 而武臣则作为副手提供军事层面的技术指导——既然武臣过度干预行政则必然沦为军人政治 , 所以我们还是试着教会文臣怎么打仗吧!
宋代官方宣传口是提倡“文武并用”的 。 但实际上在职业官僚选择自己发展路径时却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普通文官对转走武官路线无所谓 , 而精英文官却打死不走武官路线——我们视线往往聚焦的是后者 , 所以会加深“重文轻武”的错觉 。
普通文官对于走武官路线无所谓
宋代官僚升迁制度规定“文资三年一迁 , 武职五年一迁 , 谓之磨勘” , 乍一看似乎是武官吃亏 , 升迁速度要比文官慢不少 , 但是——武官可以靠军功升官啊!宋朝最多有因军功一次性超迁八阶的 , 这在文官职业生涯中是难以想象的 。 另一方面 , 宋代文官尤以进士出身为贵 , 进士及第就相当于今天管培生 , 一步走上了仕途涯的快车道 。 然而宋代科举录取人数还没有到后来明清的程度 , 科举出身的官员只占官员总数的1/4 , 你让其他的学渣、关系户怎么办?
军哥的历史说|为啥文官精英阶层表示:打死不换武职?,宋代提倡“文武并用”
文章图片
我举几个例子 , 北宋种氏将门的始祖种世衡本来出身是文官 , 但入仕途径是靠荫补的关系户 , 没考上进士 。 宋夏战争爆发后 , 宋仁宗火线提拔了一批知兵的中层文官主持军事 , 但佑一个条件是须要转为武官 。 包括种世衡、张亢、景泰等在内的一批文官都比较爽快地接受了 。 种世衡后来层曾与狄青齐名 , 而且其子孙后来也继续代代为将 , 成长为北宋中后期首屈一指的将门(水浒中的老种经略相公、小种经略相公就是他的后代) 。
【军哥的历史说|为啥文官精英阶层表示:打死不换武职?,宋代提倡“文武并用”】精英阶层的文官为什么不愿意转为武官?
庆历元年 , 为了应对西夏入侵 , 宋仁宗下令范仲淹、韩琦、王沿、庞籍等四位宋夏前线的战区行政和军事长官转为武职 , 结却果遭到了一致抵制 。 原因很简单——这四位都是志在“宰执”的文官精英 , 今后无论担任宰相、参政还是枢密使 , 不但能成为行政系统最高决策者 , 也不耽误你参与制定军事战略 。 但若是换成武官之后 , 发展路线最高也就是军事专业方向的枢密使 。 对于韩、范这样的一代名臣 , 他们当然不甘心了 。 后来 , 经过他们的强烈抗议 , 朝廷在确定许诺了不影响升迁的前提下 , 这几位才最终答应了“暂时”换为武职的方案 。 之后果然 , 韩琦官至宰相 , 范仲淹官至副相 , 庞籍官至枢密使 , 除了没过两年就去世了的王沿 , 几乎人手一个执政官 。
军哥的历史说|为啥文官精英阶层表示:打死不换武职?,宋代提倡“文武并用”
文章图片
对于精英文官来说 , 半路转为武官的职业发展路径太过受限 , 远不如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往上慢慢爬更有前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