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永恒的明灯——写在《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出版百年之际( 二 )


后辈同志对马列主义的热爱、对共产主义事业的热忱 , 让陈望道在回信中直言“感到无限亲切” 。 他同时说道:“至于学习 , 我劝你们读新著 , 新著有马克思、恩格斯的许多篇序 , 比旧本完备得多 。 ”
据档案资料记载 , 1920年春 , 陈望道全神贯注翻译宣言时 , 曾误把墨汁当作红糖蘸着粽子吃 , 并对母亲说“够甜 , 够甜” , 留下了“真理味道有点甜”的故事 。 白色恐怖时期 , 反动派将《共产党宣言》定为禁书 , 不准再版 , 见之即查缴 。 陈望道则被冠以“《共产党宣言》译者”名号 , 上了反动派黑名单 , 多次险遭毒手 , 直至上海解放 。
近半个世纪过去 , 郑振乾已92岁高龄 。 他将陈望道的亲笔信视作珍宝 , “它总能使我感到格外振奋 , 信的字里行间都闪耀着一个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崇高品行 , 激励我不忘初心、追求真理 。 ”
一个细节是 , 信在5月8日寄出 , 回信的落款是5月11日 。 “父亲一定是收到信后就立即提笔回信了 。 ”陈望道之子陈振新告诉采访人员 , 父亲平日言语不多 , 更不愿意和人谈起自己的遭遇 。 “但他对这些年轻人有问必答 , 只因他们同样热爱马列主义 。 他想用那些话去激励他们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 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 。 ”
音频里 , 党史专家讲“活”宣言故事
“你们写过入党申请书吗?还记得自己入党的日子吗?……记得当时老师问我们 , 你们读过宣言吗?后来 , 这本书 , 我们一读再读 。 每次读 , 都会感叹它的品格和力量 。 ”
像唠家常一样 , 一节党课就这样开始了 。 “旷世宣言惊风雨”的主题之下 , 讲的就是那本“区区一万多字却一经问世就震动整个欧洲的小册子” 。
这是“给90后讲讲马克思”音频党课中的一节 , 2018年4月以来 , 共19集、每集约一刻钟的党课在上海乃至全国年轻听众中间引发“追剧”效应 , 节目总收听量逾3亿人次 。
“网红党课”的幕后创作者 , 来自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市党建服务中心等单位 。 “对年轻人来说 , 马克思可能是‘熟悉的陌生人’ , 宣言可能是‘高大上’的经典理论 。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曾峻亲历“给90后讲讲马克思”全集制作 , 他想通过创新形式让年轻人理解 , 伟人思想的形成根植于时代和实践 , 是丰富而立体的 , 宣言也不是“板起脸讲道理的论文” , 而是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的理论著作、文学著作 。
“讲‘活’宣言故事 ,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就要形成特色、有效传播 , 走向青年 , 和时代紧密联系在一起 。 ”在曾峻看来 , 系列党课的创新在于还原伟人平凡的一面 , 在有限的时间内立足现实阐释经典理论 , 通过音频的形式“占领”年轻人的“碎片时间” , 让思想理论教育进入日常生活 。
“宣言写道 , 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 , 这就是‘初心’ 。 而今天 ,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民至上’ ,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这是对宣言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 ”曾峻说 , 从100年前陈望道的中文首译本开始 , 宣言在中国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 宣言引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找到人生信仰的坐标 , 汲取精神力量 , 并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 。
“战场”上 , 青年一代践行初心使命
出于兴趣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85后”医生王相诗曾把《共产党宣言》读过几遍 。 但今年读来 , 又不同于先前的感受 。
清明时节 , 她作为抗疫期间火线入党的医护人员代表 , 同其他几名师生在复旦大学陈望道塑像下 , 接力朗诵《共产党宣言(节选)》 。 塑像静立 , 内心似火 。
不一样的感受 , 源自不一般的考验 。 王相诗工作的医院 , 是上海市新冠肺炎儿童患者唯一定点收治单位 。 作为传染科主治医师 , 即使疫情初期对病毒尚有许多未知 , 她也没想过退却 。 退了返乡的机票 , 暂别年幼的孩子 , 她毅然坚守抗疫最前线 。 与对成人的救治不同 , 隔离病房的孩子离开父母的陪伴 , 极度缺乏安全感 , 王相诗和护士们必须当起“临时妈妈” , 在救治之外给予孩子亲人般的关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