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之痛:在路上之后的凯鲁亚克( 三 )
命名了“垮掉”一词的作家约翰·霍尔姆斯在回忆凯鲁亚克时写道:这种情况把他弄蒙了 , 在以后的日子里 , 他再也 , 再也没找准什么是北 。 再也没有 。
《在路上》的畅销让凯鲁亚克的世界里涌入了难以计数的新读者 ,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欢迎他 。 粗鲁的读者指责这个家伙连句号和分段都不会用也能写书 , 严肃的家长担忧阅读凯鲁亚克会将孩子们引上歧途 , 即便是已经成年的大学生群体 , 对凯鲁亚克也并不欢迎 。 在布鲁克林学院参加诗歌朗诵会的时候 , 凯鲁亚克遭到了当地学生拳脚相加的围攻 。
资讯频道http://zixun.iweiba.cn/list-1.html
1950年代后期的杰克·凯鲁亚克 。
以上是反对者们的表现 。 至于他的支持者 , 也没让凯鲁亚克感觉好到哪里去 。 追求放浪的年轻人们只看到了凯鲁亚克文字中所讲述的流浪 , 却忽略了文本语言抒情性所连接的关于自我的顿悟及禅思 。 凯鲁亚克从来不曾说过一个人若要追求自我 , 就得做流浪 , 酗酒 , 吸毒之类的事情 。 任何人都有自己抵达该终点的方式 。 然而那些近似嬉皮士的读者们却将此理解为必经之路 。
“我是一个技艺高超的讲故事的人 , 是个遵循伟大的法国叙事传统的作家 , 我不是一群乌合之众的代言人 。 ”凯鲁亚克在一本斯蒂夫·艾伦的影集注释中写道 。 他想要捍卫自己是一个叙事作家的身份 , 让人们更多地关注自己的语言艺术而非个人生活 。 可惜的是 , 凯鲁亚克的模仿者们也并没有把握到这一点 , 他们模仿凯鲁亚克的文风写着流水账一般的日记自白 。 他厌倦了“垮掉派之王”的称号 , 想要找回无名时期的自我 , 但此时的他不管走进多么隐秘的乡村酒吧 , 都会被人一眼识破 。
3
“大瑟尔”之行
最后的解脱与崩溃
在凯鲁亚克的作品中 , 有一本比《在路上》的内容更倾向于一种摇摇欲坠的自我 , 那就是《大瑟尔》 。 1960年后的凯鲁亚克被困在多重囚笼中 , 其中也包括自身灵感的枯竭 。 自从《在路上》之后 , 他成为了热门作家 , 但人们通常只是冲着他的名气去购买书籍 。 之后的许多小说 , 其实充斥着凯鲁亚克式的陈腔滥调 , 我们甚至能在不少作品中发现他模仿自己作品的痕迹 。 即便如此 , 能写的素材也所剩无几 。 个人生活的经历总是有限的 , 尤其是当作家以激情式的喷薄将数年的心灵波动都挥洒一尽之后 , 他就再也找不到什么可写的了 。
推荐阅读
-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熬死了两位教授、历经100年的沥青滴漏实验,到底证明了什么?
- 李莎|21岁的青春定格在支教路上
- ZAKER汽车|却处处受限于英特尔,浪潮也遭“断供”之痛?市场份额第一
- 二级心理咨询师阿秋TB|抑郁症:在疗愈焦虑抑郁症的路上,这5个行为会加剧自己的病情
- 史密斯|公路上的汽车内黑人女子中弹身亡,其肚子里还怀有一对双胞胎
- 扶贫|挪穷窝、拔穷根,云南保山: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 云南|挪穷窝、拔穷根,云南保山: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 偶像说|THE9没团魂?虞书欣力挺张艺凡,谢可寅和孔雪儿却搞特殊,有意思
- #云南#挪穷窝、拔穷根,云南保山: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 光明网|21岁的青春定格在支教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