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西米亚狂想曲@永恒焦虑的出路在哪儿?( 五 )

而与生命这类缺陷相较 , 死亡才是更大的焦虑 。 一如这 2020 年每个人都体会到的 , 在不安与否定中 , 我们似乎都在等待着什么 , 会有更严峻、残酷的挑战发生吗?已故台湾心理学家余德慧所著的《生死学十四讲》写道:“我们什么时候会死去?不知道 。 用什么方式死呢?不知道 。 唯一确定的是 , 我们一定会死 。 ”

为了抵御死亡焦虑 , 人常常会自欺 , 认为死亡是他人的事 。 由于这无法由当下得知的认知沟壑 , 我们既否认生命的有限性 , 又浪费时光惶惶度日 。 存在主义学家罗·洛梅曾指出 , 现代性将神拉下神坛 , 人自己变身为神 。 然而 , 在这个无限可能与自由的幻境面前 , 人却又为自身的缺陷所忧虑 , 惧怕独立带来的孤独 , 惧怕责任带来的重压 , 在焦虑里寸步难行 。


波西米亚狂想曲@永恒焦虑的出路在哪儿?

----波西米亚狂想曲@永恒焦虑的出路在哪儿?//----

05

存在之美

正是看到了他们 , 这三部电影的男主角 , 我内在的焦虑——属于存在性的焦虑不可思议地得到了缓解 。

我一直记得小号手麦克斯在船舱的废墟中找到1900时 , 他们的对话 。 1900说 , 在那 88个黑白琴键上 , 我拥有无限的自由 。 当我走下船 , 走向纽约港 , 那无数条的街道 , 让我感到迷 失 。 是这段话 , 让我像麦克斯一样 , 尊重并理解了1900 。

人类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 , 重重击打了现代化发展带给人的无上骄傲 。 1900选择和形似泰坦尼克号的邮轮永远消失在大海中 , 或许是一个深刻的隐喻 。 2020年的全球病毒爆发 , 也在用另一种方式 , 提醒我们人类的有限性 。

不如学着从死亡这个终点回望 , 在不可预知又有限的生命时数内 , 像这三个男人一样 , 专注于自身独特的语言 , 创造一种贡献给自己、亦贡献给世界的表达 。 那是战栗亦是狂喜的存在状态 。 是身心不再割裂的历程 , 是一个人接受缺陷、诚实地活着 。 充分而一体地活过的人 , 即使是死亡焦虑也可以被放下了 。

重看《海上钢琴师》时 , 我所有的注意力都在那些美丽的叙事上 , 不再忧伤 。 我顺着1900的眼睛去注视那个舷窗外青春飞扬的女孩 , 我能够像1900那样听到一个从未见过大海的农民生命的诗意 , 我亦看到 , 即使是那些要炸毁船只的人也对一个似乎从未存在的人有着耐心…… 我的心有种安静 , 体会到对生命一切状态接受、欣赏的喜悦 。

重看《波西米亚狂想曲》时、重看《徒手攀岩》时 , 我的内心亦复如此 。 年龄会帮一个人理解很多事情 , 在时间未到之时 , 我们什么也看不见 。 现在 , 我窥见了存在之美 。

作者:王珲 , 十分心理·幸福研习社创始人、原《心理月刊》主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