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黄河岸边的“造梦人”——记吕梁实验中学派驻临县前曲峪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薛波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黄河岸边的“造梦人”——记吕梁实验中学派驻临县前曲峪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薛波图为前曲峪村红枣林下柴鸡养殖基地 。 刘生锋 摄
“古曲峪赛如苏州 , 一水冲成干沟” , 前曲峪村地处临县西北边陲 , 也被称为西首里 , 离城甚远 , 既无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可言,又无丰富的地表、地矿资源可开发利用 。 曾经 , 谈起西首 , 谈起曲峪 , 总有些令人欲往而生愁 。
驱车前行的路上 , 听着当地的人文历史 , 翻过钟鼓山 , 来到前曲峪村 。 穿过一条宁静幽然的巷子 , 顿觉一片豁然开朗 。 郁郁葱葱的枣林里热闹异常 , 鸡叫声、鸟叫声、鹅叫声还有牛儿的铃铛声不断从林中传出 , 只见鸡群在林下觅食 , 见人走来 , 便四处乱窜 , 抬头一看 , 还有些鸡站在枣树枝上悠闲地抓虫子……令人惬意的田园风光和村民们饱满的笑容共同描绘了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 。
昔日旧村庄 , 摇身一变“桃花源” 。 这一切 , 都要从吕梁实验中学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薛波的到来说起……
从“校园”到“田园”
儒雅随和、文质彬彬是薛波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 浸染杏坛二十余载 , 初次接触扶贫工作 , 也曾令他感到茫然 。
“2018年 , 校领导找我谈话 , 想要我去驻村当扶贫队长 , 当时毫不犹豫地接下‘军令状’ 。 但这份‘军令状’是沉重的、迷茫的、忐忑的 , 但更是承载希望的 。 ”那年10月 , 薛波带着沉甸甸的使命 , 来到前曲峪村 。
“选派之初 , 我也了解了一下村里的大概情况 。 可当我真正来到这里 , 情况超出我的想象 , 看着地上烂掉的红枣 , 村民的艰苦生活和无奈的眼神 , 顿时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 提起驻村第一天 , 薛波记忆犹新 。
的确 , 近年来由于气候原因 , 每年到红枣成熟时节便阴雨连绵 , 成千上万的红枣霉烂 , 导致市场不景气 , 百姓失去信心 , 枣林撂荒 。
那个冬天 , 薛波反复地走遍村里的每个角角落落、沟沟坎坎 , 村子旁黄河岸边的滩地上也留下无数个焦灼的足迹 , 只为寻找一个“出路” 。
“有一天我站在办公场所的围墙前 , 静静地看着大门口的枣树 , 却突然有了些想法 。 ”带着一丝模糊的设想 , 薛波穿过枣林 , 重新来到黄河边 , “十里长滩生曲峪 , 一片林 , 一片滩 , 一条河 , 一座山 , 一条路(沿黄公路) , 这是建设美丽乡村得天独厚的优势啊!”
找到“方向”了 , 接下来怎么规划?对于农村工作 , 从事教育工作的薛波毕竟还是个“门外汉” , 但爱学习、爱钻研是他最大的特点 。
“那些日子 , 我天天翻资料 , 上网学习 , 四处请教专家教授 , 还跑到河北、浙江、郑州、忻州等地方实地查看……结合我们村的实际 , 在与第一书记、其他驻村工作队队员和村支两委班子反复论证后 , 在2018年底确立了以产业脱贫为抓手的集‘枣林下柴鸡养殖产业+枣林下肉牛养殖产业+枣林下蚯蚓养殖产业+黄河鲤鱼养殖产业+果蔬采摘园产业’为一体的前曲峪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的林下经济发展思路 。 这个思路的核心就是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枣农变股东 , 通过‘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全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 ”薛波说 。
从“独角戏”到“大合唱“
定好盘子、理清路子 , 接下来就是要干出样子 。 按照规划 , 第一步要先落实枣林下柴鸡养殖产业 , 第一期需筹总股金18万元 , 每股500元 , 共设360股 。
2019年春天 , 一封长达7页的信出现在村里的墙上 , 图文并茂 , 有理有据 , 号召村民入股 。 “大家好,我是驻咱村里的工作队队长薛波……目前规划的远景蓝图是……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 不是等来的、要来的,积极行动起来吧!”然而 , 剃头挑子一头热 , 首次号召失败了 , 没有人来询问入股的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