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小小的火》书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有人熄灭,有人接纳并释放


《小小小小的火》是华裔美籍女作家伍绮诗继《无声告白》后的第二部个人作品 , 曾获2017年亚马逊年度小说桂冠 , 改编的同名剧集于今年3月上映 , 同样收获不俗反响 。
作者:孙帅
|《小小小小的火》书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有人熄灭,有人接纳并释放
本文插图

《小小小小的火》
[美] 伍绮诗 著
孙璐 译
【|《小小小小的火》书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有人熄灭,有人接纳并释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小说讲述了美国西克尔高地一个“幸福美满的中产阶级家庭” , 和一位带着孩子的单亲母亲 , 两个截然不同的家庭间的交往和碰撞 。 在看似格局不大的故事中 , 作者以抽丝剥茧般的叙事和细腻的笔触 , 融入了种族和阶层差异、社会伦理、青春期自我认知等多个主题 , 将各种暗流涌动和冲突元素铺陈开来 , 整合为一部见微知著的优秀作品 。
就像成名作《无声告白》一样 , 伍绮诗开篇即抛出悬念——理查德森家的房子被火烧掉 , 同时小女儿离家出走了 。 作者以倒叙的方式解构这桩疑案:理查德森一家六口住在西克尔社区一栋奢华的大房子里 , 这里的房屋整齐划一 , 街道鳞次栉比 , 居民们的生活有序而富足 。 然而 , 随着新租户流浪艺术家米娅与女儿珀尔的到来 , 她们的离经叛道使理查德森家的每个人都发生了改变 。
《小小小小的火》的文本母题可概括为中产阶级刻板守序、规则至上的价值观与自由意志之间的碰撞 。 全书多次点题 , 出现了小火苗的意象 , 如描述年轻时的理查德森太太“内心深处同样燃起过一股小火苗:它象征着为公义而战 , 与不公平斗争” 。 小火苗实际上代表了每个人内心深处打破常规、自我实现的渴望 , 理查德森太太的火苗是她尘封的 , 对曾经成为战地采访人员梦想的妥协;米娅一直守护的火苗则是她和命运的抗争 。
我特地搜索了关于西克尔社区的信息 , 发现该社区真实存在于克利夫兰地区 , 其宣传语也与书中的描写颇为相似 , 是一座经过合理规划的小城 。 在俄亥俄州长大的伍绮诗于此基础上 , 进一步构建了西克尔社区的守序情境 , 连“草坪的高度、树木的品种、居民的行为规范”都有严格的要求 , 更不用说居民们的“完美”生活 , 每个人都按部就班的学习、工作、结婚生子 , “经过规划的才是最好的”是这个富人社区的座右铭 。 作者刻意营造出一种乌托邦般的疏离感 , 甚至有些许类似《1984》中极度规范化的体系存在 , 使读者沉浸在秩序的引力场中 , 深刻体验到美国中产阶级群体僵化的思想和灵魂 , 以及人作为生命个体的灵性在渐渐消逝 。 中产生活及其价值体系既是美国梦的童话 , 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桎梏 。
因此 , 当米娅和珀尔闯入理查德森家的围城式困境 , 即刻燃点了他们心中的火苗 , 这种强烈的冲击让小说充满了张力 。 米娅很有艺术天赋 , 却从不靠艺术作品发财 。 她遵从内心 , 不屈服于世俗压力 , 认为理查德森一家是笼中之鸟 。 珀尔受母亲的影响 , 聪慧独立 , 天马行空 , 迥异于西克尔的常规女孩 。
理查德森家的小儿子穆迪最先被珀尔深深吸引 , 他认为“母女俩的存在方式突破了他的想象”“就像欣赏魔术 , 是种奇妙的体验”;小女儿伊奇崇尚自由 , 从小就不像西克尔的人 , 她视米娅为偶像 , 甚至觉得米娅更像自己的妈妈 , 并最终借此逃离了自己家庭的束缚;另外两个孩子莱克西和崔普 , 一个因为堕胎一事与米娅建立起了依恋般的情感 , 一个也爱上了珀尔 , 并因此与弟弟穆迪反目 。 而理查德森太太始终对米娅母女抱有一种俯视底层民众的优越感 , 出于虚荣的道德准则 , 她将房子低价出租给米娅 , 并雇她做家务 , 但她一直把米娅和伊奇看作异类 , 试图阻止自己的女儿成为米娅那样的人 , 致力于扑灭一切偏离“正确”生活轨迹的火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