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晨晓|端午·安康( 二 )


半世晨晓|端午·安康
文章图片
粽子的异名 , 有称为“裹蒸”者 , 有称为“不落荚”者 。 元稹诗称为“白玉团”:“彩缕碧筠粽 , 香秔(jīng , 同“粳”)白玉团 。 ”陆游诗:“白白糍筒美 。 ”诗后自注:“蜀人名粽为糍筒 。 ”
粽子其实有锥形 , 有秤锤形 , 有菱角形 , 也有枕头形的 。 包裹材料 , 有用茭叶、粽叶 , 也有用芦叶、竹叶的 。 其馅 , 甜者如赤豆小枣、豆沙枣泥、桃仁芝麻松子;咸者如鲜肉鸭肉 , 以至干贝虾仁 。
半世晨晓|端午·安康
文章图片
《开元天宝遗事》:“宫中每到端午节 , 造粉团角黍 , 贮于金盘中 , 以小角造弓子 , 纤妙可爱 , 架箭射盘中粉团 , 中者得食 , 盖粉团滑腻而难射也 。 都中盛于此戏 。 ”
古人包粽子 , 甜者 , 还加入些许薄荷末 , 还有用艾叶浸米的 , 叫做艾香粽子 。 顾仲《养小录》记 , 粽子蒸熟后 , 可以剥出油煎 , 称油煎者为“仙人之食” 。 高濂在《遵生八笺》中则告诫:凡煮粽子 , 一定要用稻柴灰淋汁煮 , 也有用些许石灰煮者 , 为的是保持粽叶的青而香也 。
万水千山“粽”是情五月五 , 借五位名家的端午情缘 , 与君共飨佳节 。
半世晨晓|端午·安康
文章图片
梁实秋:叫“粽子节”亲切些
半世晨晓|端午·安康
文章图片
今日何日?
我家老妈子曰:“今天是五月节 , 大门上应该插一些艾草菖蒲 , 点缀点缀 。 ”
我家老太太曰:“今天是端午节 , 应该把钟馗捉鬼图 , 悬在壁上 , 孩子脸上抹些雄黄酒 , 辟邪辟邪 。 ”
我的小孩子独曰:“今天不知是哪一天 , 就说应该吃粽子!”
我参考众意 , 觉得今天叫做“粽子节”比较的亲切些 。
半世晨晓|端午·安康
文章图片
汪曾祺:午饭要吃“十二红”
半世晨晓|端午·安康
文章图片
家乡的端午 , 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 。 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 。 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 , 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 , 而是雄黄 。 点着后不响 , 只是冒出一股黄烟 , 能冒好一会 。 把点着的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 , 说是可以熏五毒 。 还有一个风俗 , 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 , 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 。 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 , 其余的都记不清 , 数不出了 。
半世晨晓|端午·安康
文章图片
丰子恺:幼时过得很隆重
半世晨晓|端午·安康
文章图片
我幼时 , 即四十余年前 , 我乡端午节过得很隆重:我的大姐一月前制“老虎头” , 预备这一天给自家及亲戚家的儿童佩带 。 染坊店里的伙计祁官 , 端午的早晨忙于制造蒲剑:向野塘采许多蒲叶来 , 选取最像宝剑的叶 , 加以剑柄 , 预备正午时和桃叶一并挂在每个人的床上 。 我的母亲呢 , 忙于“打蚊烟”和捉蜘蛛:向药店买一大包苍术白芷来 , 放在火炉里 , 教它发出香气 , 拿到每间房屋里去熏 。 同时 , 买许多鸡蛋来 , 在每个的顶上敲一个小洞 , 放进一只蜘蛛去 , 用纸把洞封好 , 把蛋放在打蚊烟的火炉里煨 。 煨熟了 , 打开蛋来 , 取去蜘蛛的尸体 , 把蛋给孩子们吃 。
半世晨晓|端午·安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