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基石e洞察|吴晓波:阿里的成功是因为马云?华为的成功是因为任正非?( 二 )


企业家确实有他做得很好的地方、做得很伟大的地方 , 但他们所说的句句是真理吗?恐怕未必 。 许多我们奉为圣经一样的东西 , 当用科学的视角去看待时 , 其实有很多是站不住脚的 。 管理与管理学的区别就在这里:管理讲实效 , 管理学讲客观规律 。
1.结果的成功会证明过程?
在这里面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海尔 。
我们与海尔有长期的合作 , 2005年就建立了联合中心 。 我们团队差不多每年都去海尔 , 但我们还有很多疑问 。 科学精神本身就是批判的精神 , 我们去看海尔人单合一 , 就会想什么时代人单是合一的呢?
其实早期工匠时代、小作坊时代就是人单合一的 , 后来工厂制度建立以后 , 人单就分开了 。 工厂时代到现在 , 互联网组织越来越多 , 许多新的组织形式兴起时 , 人单关系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新变化?是“否定之否定”吗?这需要我们很理性地看待 。
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学者们常常会问:你做的这个研究结论、你提出这个理论 , 用的理论框架是什么?而不是你的研究结果有多“诱人” 。
许多“成果”实际上只是发生的事情 , 在某某企业里特定条件下的事 , 但人们往往就用这“点”的事实来证明系统的问题 , 这很值得我们警惕 。 如果海尔亏损了呢?“人单合一”就不行了?
我们向失败者学习?还是向成功者学习?失败的原因往往是相似的 , 只是国人普遍缺乏底线意识和自省 , 而成功才是多样的 。 学者的科学精神应该是怎么样来证明我们管理学的原理 , 摆正科学研究与管理实践之间的关系 。 它们之间有紧密的联系 , 但是一定是有所区别 , 就如你拿华为说海尔是一回事 , 用海尔说华为又是一回事 。
2.把对方推到极端来证明自己的正确?
现实当中 , 人们往往会先把对方推到一种极致极端来证明自己的正确 , 这个现象也值得我们好好去想一想 。
比如 , 海尔认为“电子商务就是打价格战” 。 电子商务真的只剩下打价格战吗?电子商务的真正价值在哪里?电子商务使得当下的价值创新模式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再如 , 制造与服务业之间的互相贬低 , 认为服务业就是投机占便宜或者制造业已经过时了 , 类似的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 。
工业经济与数字经济、利用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模仿与创新……为什么人们总是习惯性走极端呢?两者之间真得有那么极端吗?
3.片断当成整体 , 选择性知觉横行?
“合成谬误”是学者的常识 , 但是 , 目前选择性知觉在管理研究的现实中却非常明显 。
我自己长期做企业的纵向跟踪研究 , 也常常纠结于觉得做企业案例研究真的能证明所谓的理论吗?能构建有效的理论吗?某个企业成功的模式就一定可以复制吗?以A企业的成功来证明B企业的失败可以吗?……
丰田生产模式、阿米巴、六西格玛、ISO9000/1400、成熟度模型......我们不断地扪心自问:我们需要通过什么样的方法 , 才能构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
例如 , 我的团队在做“从二次创新到超越追赶”的研究中所揭示的 , 如果你沿着原有的“范式”和“轨迹”去追赶 , 尽管很快 , 但是不久就会发现永远无法超过别人 , 甚至会落入“追赶的陷阱” 。
阿里的成功是因为马云?华为的成功是因为任正非?事实并不完全是这样 , 一个企业如果想要实现赶超式发展 , 必须要“走不寻常路” , 要有新的管理思维和新的管理方法指导 。
你可以复制底线 , 却无法复制别人的成功模式 。 用科学的方法去认知这些底线和规律 , 正是“管理50人”的价值之所在 , 学者的任务是用科学的方法对前提进行系统的审视和将之显性化 。
03
二想:把常识当成“发现”
现在存在一些现象 , 把别人的正确推向“谬误”以证明自己的正确 , 把常识当成“发现” 。
比如 , 很多人拿波特的新理论去批判波特的早期理论 。 其实 , 波特一直在与时俱进研究 , 他对信息技术时代下的管理 , 对社会网络、社会创业、社会资本下的战略管理等等 , 都有写很好的相关论文 。 但是 , 有多少人是拿着他后期的东西去看他前期的东西 , 以此种方式来证明自己伟大的“独到见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