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在人群中是随机分布的吗
文化因素与同性恋
若同性恋真的源于生理或遗传因素,同性恋者就应平均分布于各地区、社会,并各式人士中。然而,一项美国人性行为与自我认同性倾向研究显示,事实并非如此。其中特别有两个因素,与同性恋行为及身分悠关-城巿化与教育程度。
城巿化
同性恋者都集中在城巿:
美国健康与社会生活调查发现,男女同性恋者并非平均分布于全国各区域,「全国12个大城巿里,有超过9%男士自称同性恋者。但在巿郊,或其他不那么大的城巿,仅3至4%男士称同性恋者;在乡村地区则仅1%。女同性恋者亦集中于大城巿,但情况不及男同性恋者明显」。
(Robert T. Michael, John H. Gagnon, Edward O. Laumann, and Gina Kolata,Sex in America: A Definitive Survey ,177-79)
《性的社会组织》提供更多数据,显示两者息息相关。「回应者所居住地区的城巿化程度,与各种程度的同性恋倾向有『明显』关连。居于全国12大都会的男士中,有9.2及16.7%称同性恋者(两组数字分别指自称同性恋者、与有同性恋欲望者),而全国男士相关比率则为2.8及7.7%。此数字似乎随着城巿化程度低而下降。虽然女性亦显示相似模式,即女同性恋者比率随城巿化程度愈高而增长,但情况不如男士般明显。」
(Laumann, et al.,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Sexuality,306)
表一:自青春期起曾有同性性经验人士与居住地区关系比率
表二:自称同性恋或双性恋人士与居住地区关系比率
数据源:Edward O. Laumann, John H. Gagnon, Robert T. Michael, and Stuart Michaels,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Sexuality: Sexual Practices in the United States(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Table 8.2,305。
人口统计学研究亦显示,同性恋者多现于城巿化程度高地区:「全美同性恋伴侣数目最多的20个城巿,其居民数目占全国人口少于26%,然而我们的男同性恋者样本却有近六成居于这些地区。明显地,男同性恋者都集中于某几个大城巿。女同性恋者分布则没那么集中…男女同性恋者尤其集中于几个城巿。举例说,在我们随机取样的男同性恋者样本中,居于三藩巿之比率较一般美国人高12倍,有类似情况的其他城巿有洛杉矶、首都华盛顿,并阿特兰大。女同性恋者则多集中于三藩巿、西雅图,与明尼阿波尼斯。再看男女同性恋者集中的较小型城巿(人口在20万至70万之间),即发现如安那宝(Ann Arbor)及麦迪逊(Madison)等「大学城」,其同性恋者数目不合比例地高。(每十个男女同性恋人口较多的小型城巿里,七个有一所重点大学。)?
(Black, et al.,“Demographics of the Gay and Lesbian Popul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148-49)
当然,其中一个可能解释是,同性恋者于出生时人数平均分布全国,成年后逐渐迁往大城巿,因为那里较接受同性恋,也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群体。然而Michael等质疑这种解释,并指出,「不仅是同性恋者倾向从小镇与乡郊地区移居大城巿」,他们引述研究发现显示,「在大城巿长大的人,也较在乡郊、小镇及乡村长大的人多发展出同性恋倾向。这种关连亦见于美国一般社会调查的独立样本」。
(Robert T. Michael, John H. Gagnon, Edward O. Laumann, and Gina Kolata,Sex in America: A Definitive Survey ,182)
Michael等发现城巿长大与同性恋比率高之关联,明显与「天生同性恋」理论相矛盾,他们尝试解释:「也许同性恋者身处于较大的同性恋群体之间,较容易学习成为同性恋者,探索此种生活方式。」
(Michael, et al.,Sex in America,182)
早在数十年前,《英国精神病学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已详细解释,社会环境如何确认同性恋身分与行为,令此种倾向更为普遍:「人若常到同性恋者聚集的地方去、如某几个酒馆,即会受鼓励作同性恋行为;勤访此等环境,有助他消除未能成熟的焦虑,同时亦满足性欲。志道道合者互相支持,令同性恋者相信,他是这群无药可救的人之一分子,也愈有理由沉溺于已然形成的同性恋习惯…如果事已至此,且似乎无治愈之可能,他就愈有理由沉溺其性冲动中,也要求社会一定要接受其同性恋。?
(P. J. O’Connor,“Aetiological Factors in Homosexuality as Seen in Royal Air Force Psychiatric Practice”,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466: 386 )
教育程度
与城巿化因素相约,高教育水平亦与同性恋行为及身分相关。
《科学期刊》(Science)一项研究发现,「曾受四年或以上大学教育者,曾有同性性经验者比率也较高」,「与不曾受大学教育人士比较看则更明显」。
(Robert E. Fay, Charles F. Turner, Albert D. Klassen, John H. Gagnon,“Prevalence and Patterns of Same-Gender Sexual Contact Among Men”,Science 243,Issue 4889 (20 January 1989): 342)
《家庭计划观察》(Family Planning Perspectives)一项对男士的研究也显示,「过去十年,教育程度与曾与同性有性经验男士,两者有正向关联…」
(John O. G. Billy, Koray Tanfer, William R. Grady and Daniel H. Klepinger,“The Sexual Behavior of Men In the United States”,Family Planning Perspectives 25,no. 2 : 59)
美国健康与社会生活普查亦有同样结论:「我们的研究显示,曾受大学教育的男士自称同性恋者,较只达高中程度的男士多一倍,为3%对1.5%之比。」
(Robert T. Michael, John H. Gagnon, Edward O. Laumann, and Gina Kolata,Sex in America: A Definitive Survey ,182)
然而,《美国性爱》(Sex in America)作者说:「在女士中,这情况更明显。大学程度的女士自称同性恋者比率,较高中程度者多八倍,为4%对少于0.5%之比。」
(Michael et al.,Sex in America: A Definitive Survey,182)
表一:自青春期起曾有同性性经验人士与教育程度关系比率
表二:自称同性恋或双性恋人士与教育程度关系比率
数据源:Edward O. Laumann, John H. Gagnon, Robert T. Michael, and Stuart Michaels,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Sexuality: Sexual Practices in the United States(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Table 8.2,305
于此,美国健康与社会生活普查的最高学术水平研究诠释-《性的社会组织》(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Sexuality)再次印证环境而非生理因素致同性恋之说:「高教育水平与社会及性解放理念、…并更多进行性实验相关。」Laumann等总结说:「高教育水平人士似乎更接受非传统性行为。」
【同性恋在人群中是随机分布的吗】 (Edward O. Laumann, John H. Gagnon, Robert T. Michael, and Stuart Michaels,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Sexuality: Sexual Practi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309)
推荐阅读
- 为啥有的人能在人群中一眼认出你,并愿意大声叫你名字
- 二代,三代的海外华侨精英多吗? 这类人群在海外处于一种啥样的生活水平
- 作为一名同性恋,父母各种威逼必须结婚该怎样继续走下去
- 假如全世界的人都变成了同性恋,会咋样
- 你最精彩的一次随机应变化解言语尴尬的经历即怎样拐个弯避免恼羞成怒
- 如果一个女生认定自己内心是一个男生(但这并没人任何科学依据,只是自认为),那他喜欢男生是同性恋吗?
- 在现在的时代,表明自己是同性恋,作为同性恋能不能为此而骄傲有多少的同性恋在进行着一种道德绑架
- 喝我们国内常见的酸奶会不会不利于血糖高的人群的健康
- 初恋变成同性恋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 在硅谷工作的男程序员怎样可以找到同性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