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2 的联想与摩托罗拉( 二 )



1 + 1 < 2 的联想与摩托罗拉
文章图片

消费者当然不是傻瓜 , 等他们反应过来 , 就开始用手里的钞票做选择了 , 逐步转向那些口碑更好产品力更强的品牌了 。
【1 + 1 < 2 的联想与摩托罗拉】
1 + 1 < 2 的联想与摩托罗拉
文章图片

从这张Statista制作的2009 Q4-2017 Q4的全球手机市场份额中可以看到 , 联想和中兴在2011年-2015年这段时间里还能在整个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 但随着小米、OPPO和vivo这三家手机厂商的崛起 , 曾经唾手可得的市场迅速离它们远去 , 曾经的意气风发转眼就成了颓势尽显 。


迷茫的联想手机业务



联想集团一直以来走的是什么路线呢?是依靠成立之初就定下的“贸工技” , 通过中国本身具备的劳动力优势 , 向外界输出价廉物美的PC产品 。

毫无疑问 , 这条路线能给联想带来立竿见影的收益 , 否则就不会有2005年时联想斥资12.5亿美元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的新闻了 。

依靠着这桩收购 , 联想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PC制造商 , 同时跻身世界500强 , 一时风光无两 , 打着IBM和ThinkPad的招牌 , 联想开始走出中国 , 走上国际市场的舞台 。

1 + 1 < 2 的联想与摩托罗拉
文章图片

既然能通过收购IBM达成这样的目标 , 那智能手机是不是也可以重演这样的一次成功呢?

伴随着运营商红利时期走到了尾声 , 联想手机掌门人刘军就开始想其他办法了 , 这个办法 , 就是再创造一次“蛇吞象”的奇迹 。

这次的象是谁呢?是研发出第一部移动电话的先驱 , 是功能机时代的巨头 , 是单部手机过亿销量的老牌厂商——摩托罗拉 。

2014年 , 联想斥资29亿美元从谷歌手中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业务 , 包括3500名员工、2000项专利、品牌和移动商标 。

1 + 1 < 2 的联想与摩托罗拉
文章图片

那一年联想加摩托罗拉的手机出货量仅次于苹果和三星 , 成为了世界上第三大手机厂商 。 似乎美好前景已经在招手 , 但这次 , 联想没能创造10年前的奇迹 。

首先 , 联想接过的摩托罗拉还是个烂摊子 , 谷歌在转手前 , 砍掉了许多非核心业务 , 顺便釜底抽薪 , 拿走了15000多件专利 , 此时的摩托罗拉不仅账面上没剩下现金 , 而且两年来连续亏损超过10亿美元 , 盈利遥遥无期 。

联想手机业务本来也没有多健康 , 诸如创新不足这类初期就存在的问题随着中国手机市场竞争的进一步白热化 , 一下子暴露无遗 。 伴随着摩托罗拉的拖累和国内市场的败退 , 联想手机业务做了一次俯冲 。

1 + 1 < 2 的联想与摩托罗拉
文章图片

上面这张柱状图是摩托罗拉和联想的手机联合出货量变化 , 而标注的小数字是这两家手机厂商在全球手机市场出货量排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