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名医在线|夏季雨水增多,防湿祛湿就吃它

【三湘名医在线|夏季雨水增多,防湿祛湿就吃它】
夏季来了 , 气温升高的同时 , 雨水也逐渐增多 。 在这种高温高湿、湿热交加的环境中 , 人体感觉湿热难耐 , 会导致机体出现胸闷、心悸、精神不振、全身乏力等一系列的不适症状 。 湿气侵袭关节 , “老风湿”就开始犯病疼痛;湿气侵入脾胃 , 会引起腹泻、水肿、食欲不振、恶心等病症 。 所以 , 养生要特别注意防“湿” 。
三湘名医在线|夏季雨水增多,防湿祛湿就吃它
本文插图
有些人在夏季容易食欲不好 , 并将其归因于天气太热的缘故 , 其实“热”并非主要原因 , “湿”才是罪魁祸首 。 天气闷热潮湿 , 最易伤害脾胃功能 , 而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 养生要以防湿祛湿为先 , 保护脾胃 , 升降气机 。 中药“祛湿”有发汗除湿、芳香化湿、健脾燥湿、利水渗湿等许多方法 。 普通人家最常用来药食两用的好物有三种 。
一、白扁豆
白扁豆性甘 , 微温 。 归脾、胃经 。 具有健脾化湿 , 和中消暑的功效 , 用于脾胃虚弱 , 食欲不振 , 大便溏泻 , 白带过多 , 暑湿吐泻 , 胸闷腹胀 。 炒白扁豆健脾化湿 , 用于脾虚泄泻 , 白带过多 。 白扁豆营养价值较高 , 其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比大部分根茎菜和瓜菜都高 , 味亦鲜嫩可口 , 作为滋补佳品 , 尤适合夏暑季清补之用 。
食谱:
白扁豆粥:白扁豆60克(鲜品增至120克) , 粳米100克同煮粥 。 可健脾养胃、清暑止泻 , 适用于脾虚腹胀、慢性泄泻等症 。 也可用于春季疲乏无力、精神萎靡不振者食用 。
二、赤小豆
赤小豆性甘、酸 , 平 。 入脾、心、小肠经 。 具有利水除湿 , 解毒排脓 , 利湿退黄功效 , 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脚气、黄疸、泻痢、痈肿等 。 赤小豆食用可用于煮饭、煮粥、做汤等 。 赤豆淀粉含量较高 , 蒸后呈粉沙性 , 而且有独特的香气 , 故常用来做成豆沙 , 以供各种糕团面点的馅料 , 美味可口 。 本品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皂苷等营养成分 。
食谱:
赤小豆薏米粥:赤小豆30克、薏米20克 , 粳米100克 , 水适量 。 将赤小豆、薏米、用冷水浸泡2小时 , 粳米洗净 , 加入适量水 , 同煮成粥 , 能健脾渗湿、清热消暑 。
赤小豆排骨汤:赤小豆100克、猪排骨300克、食盐 。 将赤小豆和排骨分别洗净;置入沙锅中 , 注入清水 , 旺火烧滚 , 约40分钟后 , 改文火再熬约2小时 , 至赤小豆起沙 , 排骨酥软为止;放入食盐即可食用 。
三、茯苓
茯苓性甘、淡 , 平 , 归心、肺、脾、肾经 。 具有利水渗湿 , 健脾安神的功效 , 用于水肿尿少 , 痰饮眩悸 , 脾虚食少 , 便溏泄泻 , 心神不安 , 惊悸失眠等 。 现代研究发现茯苓中的主要成分为茯苓聚糖 , 含量很高 。 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能降胃酸 , 对消化道溃疡有预防效果;对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有抗肿瘤的作用 , 能多方面对免疫功能进行调节 , 能使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加速回升;并有镇静的作用 。 本品为药食两用之物 , 食用可煮粥、煲汤、泡酒 , 制作成各种糕点 , 如茯苓饼、馒头等 。
食谱:
茯苓麦冬粥:茯苓30克 , 麦冬15克 , 粳米100克 。 洗净 , 浸泡30分钟 , 加水煮粥 。 用于心脾不足 , 饮食不振 , 心神不宁失眠者 。
茯苓栗子粥:茯苓15克 , 栗子25克 , 大枣10枚 , 粳米100克 。 加水先煮栗子、大枣、粳米;茯苓研末 , 待米半熟时徐徐加入 , 搅匀 , 煮至栗子熟透 。 可加糖调味食 。 用于脾胃虚弱 , 饮食减少 , 便溏腹泻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