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马|我们的童年,都由哪几本书构成?|每周一问( 四 )


小时候觉得这些东西很真实 , 那些被老师称为“戏剧”的东西好像就是我们的日常的一部分 。
【巴拿马|我们的童年,都由哪几本书构成?|每周一问】14.
@佳音
我就是那种一本故事书翻来覆去看很久的小孩 。 幼儿时期看《大闹天宫》 , 是那种有拼音、字很少的彩页图画书 。 一开始不识字 , 但是喜欢孙悟空 , 每天睡前都吵着要爷爷一遍一遍给我念 。 到后来念得实在太多了 , 里面讲的什么都记住了 。 我妈说 , 那时候过年 , 我表演的家庭节目就是给大家“朗读”《大闹天宫》 。 她说 , 其实她知道我根本还不会认字 , 都是每天听着爷爷的人工“循环播放”给背出来的 。
父母希望我从小爱上读书 , 可小孩子都是读书“破”万卷的 。 那本最喜欢的《大闹天宫》老房子里现存三本(两本是破的) , 是当时每次不小心撕烂了一本 , 父母就马上再了买一本 。
巴拿马|我们的童年,都由哪几本书构成?|每周一问
本文插图

15.
@ T.K.
那时候农村的孩子 , 是很少拥有课外书的 。 有一年我爸带回了三本课外书《十万个为什么》《一千零一夜》《红楼梦(少儿版)》 , 好像是买给我姐看的 。 但是我姐没看 , 我便拿来翻 , 印象最深的是产生了几个问题:
1.《红楼梦》里有一章节是“王熙凤借刀杀人” , 可是我看了整篇文章 , 都没看到“刀” , 王熙凤借的刀在哪呢?
2.《十万个为什么》里讲了一些历史故事 , 每篇后面都说真相如何 , 还有待考究 。 我每次看完 , 反而留下更多问题了 , 为什么《十万个为什么》始终没有告诉我为什么?
16.
@Duo
“冒险小虎队”系列的书 , 当时也算比较流行了 , 每一章最后是个问题 , 用特殊解谜卡片在指定区域就可以看到答案;我还记得我转学前的班级里 , 有一个同学家里是开报亭的 , 报亭里一直进这个系列最新的书 , 他很大方地拿来给同学们分享 , 后来我觉得应该要支持一下善良的他 , 还去他家报亭买了一册 , 我一直记得 , 书名是《河边寻宝》;那时候大书店里也有很多这个系列的书 , 但可能为了防止人偷拿卡片 , 所以可以翻阅的书都没有卡片 , 虽然有些信息不用卡片也可以看到 , 但很不尽兴 , 我就把我那本书里的卡片带去书店看其他系列的书 , 就这样看了好多 。 后来长大了 , 这本《河边寻宝》捐给了山区小学 。 说实话 , 现在想来竟然也有一点不舍 , 毕竟我只有这么一本 , 并且它承载了我童年转学前很多回忆 。 但是 , 如果这本书曾经让另外的小朋友有过快乐的阅读体验 , 那也很不错 。
巴拿马|我们的童年,都由哪几本书构成?|每周一问
本文插图

17.
@Cindy森蝶
小学大概三年级的时候 , 看过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 , 那个时候很羡慕小豆豆能在巴学园这样的地方上学 。 [捂脸]
18.
@9
小学一年级班主任组织我们购买的《窗边的小豆豆》 , 当时完全被与自己一样无厘头的小豆豆还有巴学园的点点滴滴所吸引 , 超级羡慕他们的电车教室 。 (今年已经 22 岁了 十分喜欢日本文学 就在刚刚我才意识到小学一年级读的这本书是日本作家写的)
19.
@windera
在成年人的世界浸泡太久之后 , 提起童年都太奢侈 。
看到单向街发起的这个话题 , 顿时内心漫起太多柔软 。
我的童年过的还是非常愉快的 , 虽然物质并不富裕 。 父母日日为生活忙碌 , 根本无暇顾及到我太多 , 但这也恰恰培养及成就了我的自由意志 。
童年时期 , 我家的书基本上都是还在念高中舅舅的书 , 而我从小就有“与生俱来”的能力 , 随便抓起一本书就能看 , 且总能看出端庄的好了(当然了 , 这是略长大后才懂得的能力) , 哪怕是物理之类的书籍 。 还未入小学前 , 唯一记得起的也就一本书 , 书名早已不知云云 , 但书中那个“杀鸡取卵”的故事 , 至今都未忘记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