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五代”长城遇见阜新( 二 )


清柳条边全长1300余公里 , 分为辽西、辽东、吉林三大段 , 沿线共开放23个“边门” 。 而在我市境内 , 依次设有3个“边门” , 即清河边门、白土厂边门、彰武台边门 。
清河边门 。 边门址位于清河门老镇北端 。 《清文献近考》载:“清河边门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设际御(汉军)一员 , 笔贴式一员 , 领摧一员 , 满汉八旗兵39人 , 原义县城守尉 , 统于锦州副都统 , 因地处清河 , 故清河边门 , 是蒙古通往京都的交通要道 。 ”今只遗存清河边门匾一块 , 现藏于锦州市义县文管所 。
白土厂边门 。 边门址在今黑山县白厂门镇北 , 阜蒙县与黑山县交界附近 。 《清代柳条边》记载:“在明时为镇静堡 , 指挥刘世勋降清后 , 清拆城为边 , 以东墙作壕 , 西南有白土坡 , 故叫白土厂门 , 受清河边门防御所辖 。 康熙十五年改为白土厂边门 , 是通往广宁蒙汉区市要道 。 ”边门遗址仍依稀可见 , 现存两个夯土台 , 相距百米 。 北台处为第一道边门 , 南台处为第二道边门 , 在夯土台附近有残存的砖块 。
彰武台边门 。 位于彰武县与沈阳市新民市交界地养息牧河东岸的彰武县东六家子镇养息牧门屯东南 。 是盛京通往蒙古、热河的重要关卡 。 如今边门遗址只存石碾子遗物 。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 朝廷在养息牧场设县时 , 因地近彰武台边门 , 故名彰武县 。
【长城|“五代”长城遇见阜新】长城脚下是阜新
阜新人“脚下”是长城
“暗淡了刀光剑影 , 远去了鼓角争鸣 。 ”
如今 , 无论我们走在燕、秦、汉长城留在旷野之上的道道“黑土龙” , 还是登临五顶山之巅眺望明长城遗址的险峻逶迤 , 或是驻足凝望白厂门长城要塞遗址昔日的雄伟……眼前的长城 , 早已不再是当年刀光剑影、兵戎相见的军事设施 , 而是一本大书 , 一部“上下两千年 , 纵横十万里”的巨篇史诗 。
“燕、秦、汉、明、清‘五代’长城‘聚首’阜新 , 这在全国也极为罕见 , 这是祖先留给阜新一笔得天独厚的宝贵遗产 。 ”省文化厅原副厅长、著名考古学家、省长城学会会长郭大顺讲 , “五代”长城纵横阜新 , 数百公里的长城遗址 , 加上长城沿线考古发现的大批古城遗址 , 这表明阜新拥有极为丰富的长城文化资源 。 同时也充分表明 , 从2300多年前开始 , 阜新这块土地上就已经是长城脚下一个人烟稠密、城郭相望的“塞上明珠” , 是长城内外各民族经济、文化相互交流融通的一个富庶繁华的“中心” 。
从古代军事防御和建筑学来看 , 在中国建筑文化史上 , 长城集中凝聚了中华民族精湛的设计才能、卓越的地理和建筑布局思维以及高超的建筑工艺 。 它不是简单地以土、木、砖、石为结构的长垣 , 而是以城墙、戍堡、卫城、关隘、烽燧、亭障 , 甚至是木栅等互相配套结合的综合性防御构筑群体 。 建筑结构的多元性和文化内涵的丰富性 , 使其无可争议地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 。
从民族学来看 , 长城形成的战国、秦、汉阶段 , 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南北民族大迁徙、大交流从而达到大融合的时期 。 长城在当时既是“内诸夏而外夷狄”的藩篱 , 也是南北民族相互交融、消长 , 并留下了太多动人故事的大舞台;从经济学角度看 , 长城沿线还是古代的“商道” , 有着保护通信和商旅往来的“开放”功能;从文化遗产的角度看 , 长城既是物质的有形遗产 , 也是非物质的无形遗产 。 它已成为一种民族文化、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 已成为一种凝聚民族精神的永恒文化标志 。
“为什么说阜新大地民风淳朴?为什么阜新人个个古道热肠?这是阜新独特的历史地域文化所滋养和决定的 。 ”郭大顺讲 , 尽管阜新境内的古长城仅存遗址 , 甚至大多数被淹没在了“脚下” , 而数千年的长城文化 , 却早已深深融入了阜新地域文化的历史积淀 。 千百年来 , 处在长城内外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 , 游牧文化、农耕文化、民族文化等多元文化共同在这里交融与碰撞……它就像一颗瑰丽的宝石 , 越是历经历史岁月的打磨 , 就越是散发出璀璨迷人的魅力与光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