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对内互相攻伐、对外同仇敌忾,秦赵北击匈奴都是“小算盘打得好”( 二 )


『秦国』对内互相攻伐、对外同仇敌忾,秦赵北击匈奴都是“小算盘打得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秦昭王
2、秦赵地理位置
而帮助秦国的第二个理由 , 便是地理位置 , 虽说匈奴紧挨着的是赵国 , 但在秦国北边边境和燕国北境 , 亦有少数匈奴居住 , 当时的秦国、赵国、燕国为了抵御匈奴 , 都付出了大力气 , 先后在边境修筑长城 。
赵国修建的长城 , 西起高阙塞 , 东直至代地就是今河北蔚县 , 设置了云中 , 雁门、代郡三个郡县 , 云中郡位于北河地区 , 往东依次是雁门郡和代郡 , 这三郡对于赵国来说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是赵国为了实现守护国内及边境安宁这一目标的具体实现步骤 。这三郡有效的保障了赵国北境的安全 。
后来 , 云中郡被占 , 但赵国还有一代名将李牧 , 李牧“常居雁门、代郡备匈奴” , 因其有长远谋略 , 知匈奴彪悍 , 故不常与之交战 , 因长城守备 , 匈奴亦不能破城而入 , 李牧制造假象 , 让匈奴人以为他懦弱好欺 , 在对方轻敌之际 , 大破匈奴 , 杀匈奴十余万人 , 以致“其后十余岁 , 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
赵国政策的实行有效 , 燕国也仿照赵国实行了类似的政策 。再之后秦国也修立了长城 , 由于秦国事宜史书记载较少 , 秦国建长城时间不详 。然而各国建长城的目的都相同 , 都是抵御匈奴 , 打击匈奴 , 而击溃匈奴 , 是三国的共同愿望 , 然匈奴善骑射 , 战斗力强大 , 想要击溃他需要长远的布局和一个国家强盛的军力 , 在这时 , 赵国首先出击 , 这自然符合燕国和秦国的想法 , 因而给予助力 。
『秦国』对内互相攻伐、对外同仇敌忾,秦赵北击匈奴都是“小算盘打得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赵武灵王绝不与外族共谋华夏
当时各国之间为了表现争霸的合理性 , 打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 , 借周天子的名义 , 来表示诸夏一体 , 一致对外的态度 , 虽然到了战国后期 , 周天子威严已大不如前 , 周室日渐式微 , 但周天子还是存在的 。诸夏一体也是当时的主流思想 , 因此 , 当赵武灵王赴秦国和秦昭王及宣太后(秦昭王早期幼时 , 宣太后势大专权 , 当时秦国权势被宣太后及其异母弟魏氏所掌)商议时攻击匈奴时 , 宣太后很快就同意了 , 还答应借兵十万助赵攘夷 , 直言绝不与外族共谋华夏 。
在政治层面上 , 秦国和赵国虽为死敌 , 但在民族大义上 , 秦国和赵国则是绝对的朋友 , 即是因为匈奴是秦赵两国的边患 , 也是因为两国同为华夏一族 , 且秦国不仅北境为匈奴所逼 , 其西方还有月氏和羌人的威胁 。月氏实力在当时也是非常大 , 秦国同时需要处理这些边患 , 只得同意赵国建议 , 这样对双方都有利 。
再者 , 秦昭王时 , 秦国实力不算最强 , 如若想一举歼灭赵国还需要他国相助 , 当时秦国本想和齐国联盟共同合击赵国 , 可齐国意不在此 , 齐国瞧上了富庶的宋国 , 不愿联盟 , 因而靠秦国当时之力 , 还不足以歼灭赵国 。还有一个原因 , 就是秦国可以稳坐钓鱼台 , 坐山观虎斗 。不论作战结果如何 , 双方必定大伤元气 。等匈奴和赵国打的两败俱伤之后 , 再另做打算 。还有就是秦国刚刚因为王位继承问题内乱结束 , 还需要缓解因内乱而导致的国内疲乏之态 , 需要时间休养生息 。
『秦国』对内互相攻伐、对外同仇敌忾,秦赵北击匈奴都是“小算盘打得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李牧
秦国助赵国十万兵力陈兵匈奴边境 , 除了为赵国壮大声势外 , 也是为了防止匈奴突破赵国直入华夏腹地 , 对秦国造成威胁 。匈奴如果不被赵国所破 , 那么也会成为秦国的一个阻碍 , 即使赵国不打 , 秦国也会想办法攻击他 , 在秦国助赵之后 , 在中原威望大增 , 让各国对秦国改变了看法 ,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秦国后来的发展 , 为秦国成为当时的三大强国巩固了基础,也为秦国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