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全球化说拜拜!后疫情时期的再全球化

过去30年 , 全球先后见证苏联解体、九一一恐怖袭击和2008年金融海啸 , 无一不是重塑国际秩序的大事件 , 而第四件事则是当下的新冠肺炎大流行 。 虽然疫情爆发后 , 不少评论家对全球化的前景感到悲观 , 但如同民众会出现抗疫疲劳 , 一国经济亦不能长期封闭 , 自给自足 。 随着各国陆续重启经济活动和边境 , 抗疫恆常化或催生另一种全球化模式 , 并以区域化为核心动力 。 苏联在1991年解体不但意味冷战终结 , 更催生出新一波全球化进程 , 昔日居住在铁幕后的民众 , 慢慢接受资本主义的生活模式 , 而贸易、旅游、金融一体化亦打破地理和时间的限制 , 拉近不同民族的距离 。 不过这个迈向繁荣、和平和稳定的步伐 , 十年后却被撞向世贸大楼的飞机打断 , 伊斯兰恐惧症走进幕前 , 使欧美国家与阿拉伯世界的裂缝渐见 。 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 , 不单反映当局监管不足和金融机构过度杆杆 , 其曝露的全球化贫富不均 , 更埋下2010年代民族威权主义抬头 , 而当中去全球化的范例 , 无疑是英国以捍卫自主之名而走上的脱欧之路 。 压垮经济全球化的稻草新冠肺炎对全球化的冲击亦陆续浮现 。 哈佛大学国际关係教授Stephen M. Walt认为 , 「大流行将壮大各国民族主义情绪 , 而各类型政府在採用紧急措施管控危机 , 大多都不愿在危机结束后放弃这些新权力⋯⋯而新冠肺炎将创造开放度、繁荣度和自由度渐走下坡的世界」 。 英国智库漆咸楼(Chatham House)总裁Robin Niblett更认为 , 「大流行可能是压垮经济全球化的最后稻草⋯⋯世界极不可能回到21世纪初互利的全球化观念和定义⋯⋯如果没有诱因保护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共同利益 , 那麽20世纪建立的全球经济治理架构将很快萎缩 。 」诚然 , 当我们看到中、美就疫情隔空对骂、全球经济滑落的速度好比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 , 以及双位数失业率等宏观环境 , 前路确似是上述学者分析的前景 。 但当下全球的经济、人员和文化 , 在过去30年的快速融合 , 也使各国相联度大增 , 唇亡齿寒 , 故后疫情时期的全球化虽有波澜 , 但同样亦机会以另一形式出现 , 重拾新动力 。 疫后区域合作虽然各国为防范疫情外传和输入 , 纷纷停开边境口岸 , 使至全球化缓缓倒退 , 但从重启经济和边境的安排可见 , 全球化的前程未必定是暗澹 。 随着欧盟的疫情渐见平稳 , 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周五(15日)宣布 , 将相互开通三国边界 , 创造欧盟内部首个「旅行泡泡」(travel bubble) , 以加快三国经济复甦的步伐 。 如同欧盟委员会的立陶宛代表Arnoldas Pranckevicius所言 , 「波罗的海三国是紧密伙伴 , 在流行病方面也有类似情况 , 经济状况亦很好地融合一起 , 因此人员和货物的自由流动对该地区非常重要」 。 即使三国的经济影响力对全球无足轻重 , 但其药方对世界亦有启示 。 全球经济过去30年快速融合 , 各行各业的产业链环环相扣 , 早已形成唇亡齿寒的利害关係 。 但由于各国在本土疫情减退后 , 仍须防范境外输入的风险 , 在平衡经济和公共卫生的考量下 , 各国大多只能像波罗的海三国般 , 只对经济、文化、人员和情报紧密联繫的邻国 , 重新打开门户 。 然而 , 这种对策虽然减少远程的联繫 , 但反过来却加快区域化的融合 , 有望整合出规模小于欧盟、但大于国家的利益集团 , 并取代国家成为下一波全球化的单位 。 同样地 , 波罗的海的模式 , 或许也适用于东盟十国、中欧的维谢格拉德集团(Visegrad Group) , 以至北欧五国 。 在两次大战期间 , 美国政治神学家尼布尔(Reinhold Niebuhr)曾浅白地形容全球一体化带来的挑战:「在国际贸易的发展 , 国家之间经济上渐渐相互依存 , 以及科技文明的过程中 , 各国所创造的问题 , 远比解决办法来得更快」 , 才会加剧国家之间的矛盾 。 回想欧洲由普法战争完结 , 到一战爆发之间的和平时期 , 各国在不设边境下快速融合 , 成为小说家褚威格笔下的「黄金年代」 。 虽然两次大战暂缓了全球化的历程 , 但二战后航空业的发展 , 却为全球化在「边境年代」带来了前所未见的新动力 , 使至各国经济、人员和文化交流再现活力 。 因此 , 全球化就像已开闢的发展道路 , 儘管不时需要停用维修 , 但其历史大潮不会就此中止 。


    推荐阅读